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12/3/23 17:40

盛艳亚:UT斯达康的再次崛起与华丽转身

CNII网  

3月22日,2012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的第二天,UT斯达康副总裁盛艳亚接受了CNII记者的专访,向我们揭示了UT斯达康沉寂多年后实现再次崛起的秘诀,并着重介绍了此次参展的两个重点创新产品。

双路并行实现再次崛起

CNII:前段时间UT斯达康发布了去年的财报,净利润达到1300万美金。去年四季度的业绩尤为耀眼,毛利润同比增长了254.0%。UT斯达康2010年回归中国,可以说二次创业已经步入稳定增长期。能否请您总结一下这两年来UT斯达康回归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

盛艳亚:UT斯达康从连续6年的亏损中扭亏为盈,可以说在回归中国市场后的两年中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业绩。

一是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在去年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中,赢得了8个城市的项目建设,包括四川、深圳、北京、山东、湖北、天津、湖南、福建等,前不久更是与重庆签订了合约。这一新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占据如此大的市场份额,还是非常可喜的。此前,UT斯达康与央视合作建立了中央的播控平台,在接下来的第二批42个城市的试点中,UT将凭借技术实力和经验进行更大的投入和推广。

二是有线交互电视业务方面表现良好, IPTV平台、机顶盒等已在很多省市使用,并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三是宽带方面,在广电与电信并举的市场战略下,UT苏达康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传输产品(PTN和MSPT)方面,在广电和电力市场占据了很大的份额,EPON在26个省市的200多个项目中都得到了应用。电信去年对六个省的IPTV系统平台进行了扩容,UT斯达康获得了福建和浙江等多地市的IPTV新建和扩容项目。

可以说,在战略大调整的东风之下,UT斯达康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CNII:在与很多通信制造商的沟通中,他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通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在广电市场,三网融合的大潮让各地市的广电运营商都面临非常大的改造和升级压力,各地市的网络情况和改造需求又各有不同,使广电市场成为制造商普遍关注的一个市场。

盛艳亚:你说的非常对,这也是UT斯达康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希望从单一的电信设备供应商转变成广电和电信并举的设备供应商。调整后,UT斯达康可以说是“轻装上阵”,公司从上到下都有非常高的二次创业的激情和信心,我们希望今后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这也是UT斯达康一直以来的精神。长久以来,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印象就是,UT斯达康反映很快,能够非常及时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UT斯达康的强项,也是这两年来取得稳定发展的秘诀之一。

可管可控服务三网融合

CNII:借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之机,UT斯达康在本届CCBN上推出了“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解决方案”。与此前UT斯达康的相关产品和业界的其他相关产品相比,这一平台的优势和特点在哪里?

盛艳亚:首先,我们的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符合三网融合的政策和广电总局的要求,可以实现对新媒体的集成播控,对内容的注入、管控、呈现、运营以及对用户的管理,是一个统一的全媒体播控平台,保证IPTV、IVTV、互联网电视等每个平台、终端上播出的内容都是符合国家要求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内容的来源和播出渠道、收看终端都多样化,如果播出的内容不能被很好地控制,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我们的平台也是安全可靠的。

总体来讲,相对于UT斯达康以往的产品和现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来说,UT斯达康的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融合多业务。目前我们主要是配合三网融合做IPTV的集成播控,但同时它还可以用来管理互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二是可管可控。我们根据广电的要求,实现了内容、用户、门户、业务流程、分组等端到端的整体监控管理,从而有效实现内容的可管可控。三是部署灵活。广电的组织架构非常复杂,UT斯达康可以根据客户的组织架构进行灵活的部署,实现中央集中、二级甚至多级的播控,来满足用户不同的运营需求。四是成熟稳定。UT斯达康在多个试点城市已经实现了商用,并实现了与现网的对接,这个过程其实是漫长的,需要跟每一级广电运营商和相关单位进行对接。经过快两年的市场检验,UT斯达康的产品可以说是业界最成熟的产品和业务。

CNII:可以说UT斯达康在广电的集中管控和网络改造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盛艳亚:谢谢你的认可。UT斯达康在去年还是占据了很多制高点,在这个领域我们还是较为领先的,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占有率上。

借云之势谋求华丽转身

CNII:UT斯达康在本届CCBN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视频服务云(VSC)平台”。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一平台,它能为用户带来哪些便利?

盛艳亚:随着云计算在广电行业的兴起,很多厂商都在这项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今年的CCBN就能很好地感受到这一点。其实UT斯达康战略转型的目标之一就是从单一的设备供应商转向设备+服务提供商。

此次我们推出RollingStream上建的VSC平台就是是我们战略转型的一个表现。这个平台使得我们在提供设备的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VSC平台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以IP为基础的视频云内容商或集成商,他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进行服务的开发和推广,从而省去了巨大的构建云平台的成本。

最近,我们已经与一家广电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把他们的骨干网作为我们云平台的传输网络,从而能大大降低我们的传输成本。技术上,我们也实现了多点注入分点观看、视频加速、多终端接收等功能,更好地提升了用户体验。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广电网、电信网、政府专网等囊括到一起,选择成本最低、质量最高的网络进行传输,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低价高质的节目。

CNII:UT斯达康未来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上还有哪些计划?

盛艳亚:除了内容的传输和分发外,UT斯达康还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视频交换,并开发更多应用。在今年的CCBN上我们也展出了我们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高清视频会议。UT斯达康可以说是这一应用的最早受益者之一,目前公司召开CEO会议时,已全部采用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一方面,这套系统可以减少员工出差的费用,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传统电话会议只能听到声音的缺陷,使得交流更加真实和顺畅。这套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协同办公,员工通过电脑、手机、pad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参加会议。

此外,我们也在考虑开发交互式的教育平台,在云存储、云分发、云游戏等方面也在寻求合作伙伴进行服务开发。我们不仅要把VSC建成一个高效的分发平台,更希望在平台上开发多种企业应用,特别是大客户应用。

CNII:年初的时候我们网站也对行业发展做出了预测,其中一条就提到,未来市场的竞争将是平台之间的竞争。

盛艳亚:绝对是平台之间的竞争。有了平台你就可以开发业务和应用,而这些业务和应用更贴近最终用户的需求,从而帮助企业扩展用户群。平台越稳定,业务和应用的开发就越容易。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可以种出各种各样的瓜。

东风已起只待青云直上

CNII:温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的实际进展。同时,宽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推进光网的建设进程,从而也为三网融合的实质性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这对于涉及电信和广电两大市场的UT斯达康来说,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UT斯达康将如何把握这些机遇、应对这些挑战?

盛艳亚:宽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对UT斯达康来说是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因为无论是做互动平台还是IVTV等,都是与带宽紧密相关的。在国外时我发现,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宽带发展远不如中国。中国近几年在宽带上的飞速发展与带宽的爆炸式增长是分不开的,因为基础设施建好了,应用才能更好地开发。国家将宽带上升到如此高的层面,为今后各种应用的开发,以及最终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对UT斯达康来讲,这也绝对是一个好机会。UT斯达康的三大方向之一就是宽带,这也是UT斯达康这么多年来持续投入的领域,在国内外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我本人此前就是负责宽带事业部的,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振奋。UT斯达康也希望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利用我们在技术方面的积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将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

如果带宽上升而传输跟不上的话,经济效益就会非常低,所以大容量的传输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PTN的基础上,推出了大型的交叉容量传输设备TN735,这也是迎合三网融合以及宽带战略的需求。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以及用户对带宽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带宽或质量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我们也推出了另外一款产品——Docsis EoC来替代传统机房里的CMTS设备,将Docsis与用户的距离从几十公里缩短到几公里甚至几百米,从而大幅度地提升用户带宽,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我们也在不断开发适应三网融合进一步向前演进的技术和产品,使得我们的技术和战略结合在一起,推动市场发展。

UT斯达康一向以创新闻名,也凭借创新赢得了很多战机和契机,我们将继续创新,用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的三网融合和宽带战略,让最终用户享受更加优质、低价的服务。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