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11/3/28 13:01

丁之敏做客CCBN2011数字技术未来论坛高端对话

中广互联  

2011年3月23日-25日,由CCBN组委会主办,中广互联承办的CCBN2011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简称DTF)在国展综合楼召开。 

3月25日上午,CCBN2011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简称DTF)召开最后一天,三网融合论坛在国展226会议室举行。在三网融合论坛最后一环节,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中科院声学所侯自强、UT斯达康公司副总裁丁之敏、中广互联研究总监林起劲进行了精彩的对话,中广互联CEO曾会明担任对话的主持人。

图为:嘉宾对话环节

以下是本次对话的全文实录:

曾会明:今天上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精彩的对话环节,今天对话的主题是:有线行业2011趋势与攻略。参加对话的嘉宾罗小布先生,中科院声学所侯自强老师,UT斯达康丁之敏先生,还有中广互联研究总监林起劲。

在这儿请教一下各位嘉宾,我们这个行业有两大属性,除了有为党和政府服务的宣传属性,还有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产业属性。有没有可能我们把公益部分和市场的部分进行比较清晰的划分呢?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也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话题。

罗小布:有几个概念得稍微澄清一下,公益性不等于不盈利。盈利性有三个不同的含义:营业的营是指图谋;盈亏的盈是指经营核算;输赢的赢是指要挣钱。给政府提供服务,也是生意。

曾会明:是不是您认为有线应该更多去做政府的生意,而服务老百姓的生意相对会弱一些?因为我们服务能力的问题?
  
  罗小布:最多的还是老百姓的生意。为什么呢?因为4个商业基本模型都是面对老百姓。一个是游戏,游戏免费,买工具,杀人工具收费,这是第一种商业模型。第二种商业模型,广告。第三种商业模型,专业的收费,一部分免费。第四种是免费商业模型。方式非常简单,包装李宇春就是大量投入MTV,投入完了以后就想尽办法让她盗版,目的就是让她名气起来,名气起来开演唱会,开演唱会就有钱了。所以说免费是最大的商业模型。

曾会明:实际上罗总没直接回答我的问题,绝对是避实就虚了。我不想给罗总出难题,先把话题交给侯老师。

侯自强:我想说一下网络视频。网络视频现在总体是采取分级管理,发了598张牌了,一半是商业网站运营的。但是我们互联网电视叫唤了半天就是7张的牌,这就是管制方法不同。时政新闻肯定要听爹的,这个没有问题。对不对?其它的应该能够放开。在整个广电来讲。我观察广电10年了,广电就是绕不开这个圈,就是作为党的喉舌还是作为商业运营体。过去10年又是网台分离,又是制播分离,弄了半天不就是想绕开这个圈吗,想把党的喉舌和商业分开,这样就好做了。但是现在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了,没分开,解决不了。所以我一直呼吁整个广电系,我觉得在互联网上视频管理是很成功的,互联网视频现在每个月的观看数是超过100亿,在世界上是排名老二,有2亿多的网民在收看,也没什么不安全啊,发展的很繁荣啊。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分级管理的思想在整个广电行业推进,要把核心的管住,其它的完全可以放宽。这个不是说没有实现的经验,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广电来讲,看全世界谁做的最好?都说是Comcast。它拥有美国最大的广播电视网,又是美国互联网宽带供应商,不久前又收购了NBC环球,又是媒体商。广电最想学它,但是你学它就是绕不过那个槛。所以你不把这个分开,你永远就是搞不了。

曾会明:丁总有什么观点跟大家分享吗?

丁之敏: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提供给运营商稳定运营、业务发展的技术解决方案,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也有一点想法。广电是一个宣传工具,舆论导向,保持公信力,这是在各国政府都有共同的现象。美国怎么做的呢?刚才候老师讲了Comcast,他们电视很贵,现在模拟电视都没有了,都是数字电视,分了“金、银、铜”这样的包,有80美金、100美金的包,一个月光包就要这么多钱,大片还不算。那他们怎么解决看电视的问题?美国也有穷人,他在做模拟到数字整转的时候,他们也是用了数码转换机顶盒

曾会明:您说的是美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吧?

丁之敏:对。

丁之敏:美国政府为每个家庭提供两张40美元的补贴券。同时地面广播是免费的,一分钱不用花就能收到地面节目。我觉得喉舌作用、宣传作用和商业赢利是不矛盾的。就看国家在各个层面怎么来平衡,管理。

曾会明:谢谢丁总分享了美国那边的经验和相关的做法。
  
  林起劲:我认为广电行业确实还是要为公众服务,而且要做专业的服务。公益服务和专业的服务是没有矛盾的,在全球范围内,BBC最早是做他的一些节目,他纯粹是大众需要的一些专业很深入的报道,他没有广告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影响都是很深远。他也跟互联网,跟智能终端结合的非常紧密,所以我觉得确实是没有冲突的。公益和商业化,我觉得是形式的问题。

刚才丁总举了一些美国广电的例子,其实美国电信行业之前也有普遍服务问题。他们之前在农村做的普遍服务,很多就是农场主或者是农村的居民,大家联合起来搭一些电话线,搭一些简单的设备。因为大家有这种需求,结果联合起来,也做的越来越好。他的这种服务很多是集体的劳动,集体出资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我觉得公益服务和商业运营确实没有根本的冲突。

曾会明:第一轮话题几位嘉宾都做了一定陈述,因为这个话题还是涉及到一点政策的敏感性,我觉得几位嘉宾阐述上都有所保留。我作为主持人,因为前一段时间也跟我的研究部同事写了一个文章,可以把一些数字和信息跟大家分享一下。英国的BBC是通过电视执照税来补贴公共频道的运营支撑,2010年,一台彩电买来就算搁在家里不开箱也要交145.5英镑,一台黑白的还要交49英镑。包括NHK,加拿大、南非等国都是类似的方式。中国现在在谈公共频道跟商业频道分开,公共频道在这边是不是国家有相应的政策。重庆这边听说是有政府财政的补贴,也有一些人认为不是很合理。所以我觉得在国家的层面,应该有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点总结,刚才丁总也提到美国的地面情况。美国的地面频谱政府是可以拿来拍卖的,然后把这个钱再拿回来补贴给用户。在中国,有线运营商也确确实实蛮艰难的,按一个地方的老总的说法:“我们经常有的时候要穿中山装,我们是政客;有的时候要穿西装谈生意,我们是商人。”《美国有线电视法》我记得有两节,611节讲的就是他的公共服务、教育频道和政府频道,后面一节就是商业频道的规定。公共频道要求有线必须做,因为政府给了你垄断的许可牌照。

如果能够把这个问题理清楚对行业就更好了,接下来我们只谈产业化的部分。这次CCBN的论坛有很多专家都提出这样的观点,都认为:“互联网融合是将来的一个方向。”之前电信网和互联网已经融合到一定程度了,下一步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首先,请各位嘉宾谈一谈,将来是不是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结合。罗总在前面的演讲里也提到了“抢盐”的事件,包括主流媒体传播覆盖的范围、力度和公信力等问题。融合之后,这些问题又怎么来解决?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互联网是不是将来的趋势?如果是趋势的话,广播电视跟互联网结合之后,怎么样既保证主流声音,又能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

侯自强:我是这么看的。首先,我们看一下互联网电视和有线电视以及IPTV的发展。有线电视网是一个专网,各地都是专网。就是那边接电视台,那边接到家里。IPTV同样是一个专网,只不过是电信运营商在本地的专网。电视从历史上它就是个本地广播的属性,而且我们目前的体制,有线电视和地方政府是密切结合的。刚才罗总讲了:“不能北京电视一打开出来的是俞正声”,很多人更关心本地新闻。

互联网电视是运营在市场上的,美国人叫“OTT”。互联网电视是运营在互联网顶上,它是跨地域的,是全球性的,它不是一个地方的东西,而且它和基础运营商是没有关系的。这个现实大家必须要认清。

那么它是不是就不完全了?现在互联网电视用的是什么呢?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就是说你要下载一个客户端,或者在电视里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直接访问的是电视机的网站平台。为什么我们今天国家发网络电视台牌照的时候,首先要看你的直播系统是否达到了我的安全要求。达到了才给你,不是说互联网播就不安全了;互联网通过服务器模式,构筑的平台同样是安全的。苹果就是靠的他一款,就建立了网上的封闭王国,他认为不安全的就不让进。所以互联网电视不是说它就不安全。

但是我要说一句话,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强项还是你的网,你要蹦出去你原来的优势就没有了,跟别人一律平等。一律平等的时候,我说一句难听话,现在的主流媒体、主流电视台在互联网视频上都很怕这些视频网站。他们觉得如果一下子真开放,我真打不过他。我给大家举个数字,我们今天每月的视频收看次数是100多亿次。CNTV是多少次?3亿次。在电视平台上是绝对垄断的。为什么网络电视台牌照不敢发?我得保护你保护一段时间,但是长远的保护是保护不住的。所以我一直建议你现在不发,过两天保护没了你就没戏了。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主流媒体在制作内容上还是很强的,所以对于广电来讲,网络和广电媒体是两件事情不要混为一谈。

对于有线电视的厂商,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有线电视厂商也出了很多的佼佼者,但是他们都转型了。按照现在的政策,集成播控是不给网络公司的,但是华数就蹦出来了,他是一个怪物。他内容播控能力极强,牌照不能直接给他,现在就给了浙江台转给他。有了华数就有了第二个,深圳天威,歌华。在这里我觉得,无论如何对于我们有线电视运营商要把你们的“第一”做好,你要渗透到那里面也不是不可以,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你有你的优势,高清。高清的优势是你天然的优势,这个你一定要抓住。另外你有地方特色,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今后若干年内,你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想去往互联网电视渗透,你没有优势。

曾会明:侯老师的观点比较明确,即:有线还是有它的优势,但是看好你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互联网电视你还是不会玩。这个观点让我觉得压力蛮大的。丁总有什么观点?

丁之敏:首先,澄清一下什么是互联网电视。

曾会明:实际上我们讨论的是大视频市场的概念,就是视频的形态、走的网络已经越来越多了,在这样的格局下看有线。

丁之敏:我其实挺同意侯老师的观点,就是丰富的内容是用户的选择。我有本地电视台的本地频道和本地节目、栏目,同时在网上又有丰富的音视频资源,这些也都是拿到国家网络电视台牌照合法运营的。我想慢慢的趋势肯定是丰富的内容、文化信息,把这个欣赏节目的选择权交到用户手里。所以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将来的互联网电视肯定会大行其道的。但是在目前,在可看到的这一段时间里面,互联网上电视还是肯定受到比较强的监管,互联网更多的是被用来做传输的通道。从原来电信封闭式的网络变成开放式的网络,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交给我们厂家,交给技术去解决。

实际上在真正的互联网电视内容充满屏幕电视之前,我觉得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传输手段。

曾会明:谢谢丁总,接下来我想是不是应该罗总把话筒拿起来。大家都比较看好互联网的将来,不管是互联网电视还是网络视频。作为有线的角度来看,用户的习惯在改变,用户在通过离开有线电视的模式去看互联网视频、点播等各种应用。这个时候有线运营商怎么办呢?

罗小布:说句实在话,根本就不用担心互联网电视。因为这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我们多元化、民主化,很多人去上互联网这很正常。我最怕的是电视自己失去公信力,我不能说假话,我一定要尽量说真话。有两个案例:1.汶川地震。在座的各位是看电视确认的还是看互联网确认的?你会看一眼电视。2.日本地震。日本地震也是一样。所以说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没什么。社会形态不能消灭,是必然存在的,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曾会明:好,谢谢罗总。应该说罗总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林起劲:拥抱互联网肯定是一个趋势,我们要学人家的优点。首先,互动的问题肯定是不用说了。其次,就像罗总刚才说的,为什么我们要去改变。有两种情况:1.我们的产品质量出问题。2.产品供应不足。虽然说我们很多是要做一些本地化的服务,但是我觉得不管是本地化的服务还是其它非本地化的内容,我觉得这是一个需求层次的问题。首先要去关注安全的、生存的需求,然后是社会属性的需求、最后表现的需求。大家可能首先是关注本地化的新闻,因为这是和我息息相关的。这个必须是公益服务,必须让大家知道本地的情况,本地的政策,本地的生存环境。人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在本地化需求之外也有更多的文化层面的想法。那么就要在健康的层面上满足他的文化品位。

其实互联网本身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也是在某一些方面需要去改进、需要去完善。要不然为什么互联网从Web1.0到2.0呢。互联网本身也在改变,也在完善。包括物联网的出现,它可能会使互联网跟个人的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互联网从内容到应用实际上是线上经济跟线下经济更加紧密结合的过程,所以有线电视拥抱互联网也是在做这样的一件事,我们让我们的信息文化跟人的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让老百姓“用电视而不光是看电视。”

曾会明:我想讨论第三轮的话题了。刚才已经谈到了这样的一些相关问题,即:目前我们面临的是“大视频”竞争环境。就原来的广播电视来讲,地面电视、卫星的;现在像IPTV、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等各种形态出现。现在视频网站有很多,包括优酷,酷6等等都在上市,他们同时也在推出一些付费的,包月的;包括正版版权管理等等。我觉得整个的“大视频”商业环境,产业链条在变化。在这个时候,有线电视有一些什么样的定位?在产业链可能面临重组的形式之下,作为运营商来讲是不是需要更多的跟内容合作,甚至投资,怎么样能够形成一些差异性的服务?我觉得渠道和内容,甚至和传播,这一段是一个重组裂变的过程。请几位嘉宾从这个角度,从产业变化的角度上跟大家分享一些精彩的观点。
 
  罗小布:刚才我已经把定位定义了。电视台涉足的是政治文化领域,我涉足的是经济与社会领域。三网融合联合讲的很清楚:电视台属于播控平台,非电视台形态不属于播控形态。

侯自强:讲到“变化”,我说两句。我可以这么说:未来互联网电视的效果和用户体验,今天某种程度、甚至说很大程度已经在手机和iPad上体现出来了。就是说再手机和iPad在往上迈一步就是互联网电视。

我再给大家说一个状态,我们总局说: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要发。现在发了几张牌,但是你要在网络上,在实际手机和Pad上看就没他们的踪影,还自己关门在测试。但是今天在Pad上,集成播控平台有的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发了互联网视频的牌照。人家播说:我是为互联网视频播的。你用手机看我,那不是我的事,所以我不需要新的牌照,我还是那个牌照就行。现在在Andriod手机和其它一些手机上用的比较多的是叫“视频中国用户”,就这一个客户端可以看所有的卫视,北京台的全部、芒果的全部,而且那个交互界面绝对不是电脑的了。

曾会明:侯老师我打断一下,您说的非常对,我们也很早看到,牌照的适用性上存在问题。我更想问您的是,您说的视频中国也好,其它的集成也好,整个的商业模式产业链是不是能够成熟完整?上游如果都能够按版权运营,能够有合理的分配,包括自身的运营,包括下游怎么样。这个完整的商业模式我觉得是更核心的问题。

侯自强:“视频中国”是外文出版局下面的,也是拿了视频牌照的。

一个中国移动,一个中国联通。现在几乎所有的商业视频网站都做了iPhone的客户端,你在iPhone里面都可以下。从CNTV到优酷、土豆、酷6、暴风影音,都有客户端。模式是什么?像这种,一种是门户型的,他就是签约给的,同意他播的。现在联通和中国移动两种模式:1.免费节目。免费节目收流量。2.收费节目。收费内容免流量。每次看1次一块钱,包月有6块、10块,就是看一个频道,不是看所有的。要不然你就按次算,看1次1块钱。

你用浏览器的话,像现在iPad用浏览器所有网站都看。但是现在看是看不起的,那个流量费很贵的,3G流量费是很贵的。所以现在智能手机,你一看他就提醒你“你现在要收流量费”。实际上3G现在没赚多少钱,很多大量的用户买了3G的手机之后,都在家里用Pad上网。现在大量的人在用什么呢?用Pad,在用Pad看电视。我以前觉得不行,自从我拿了高分辨率的手机之后,我觉得手机看电视也行。大家的用户习惯都在变,所以我倒是有一个思想,你的有线电视机顶盒带iPad,这样你就把终端从有线电视机顶盒扩大到Pad,扩大到智能手机上。

罗小布:侯老师说的非常对。

侯自强:这个可能是你的一条生路。当然,本身你要能接入互联网,能接入互联网不也就能看你的了吗。这样你就活了,通过Pad下一个客户端,既能上互联网,也能看你的有线电视。

罗小布:我非常赞同侯老师的观点。侯老师刚才讲3G没挣到钱,这是对的。

侯自强:我以前也觉得何必用手机呢?Pad不大不小,也挺好的。但是唯一的问题是Pad太沉,现在就专门有一个人做一个架子插在床前面,很容易看。

今天我们在手机上,在Pad上所形成的一些用户体验,互联网电视体验,将来升级很可能就是互联网电视。

林起劲:我非常支持几位专家的意见,我觉得首先,我们广电确实不要一下子去找商业模式,我们应该先研究用户,搞清楚用户以后再看是用什么渠道跟终端怎么结合。

曾会明:我们前面谈了公共服务和商业的问题,谈了互联网趋势、新媒体趋势。刚才微博上提到一个问题:各位如何看待目前广电以省为单位的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听说国网这一块号称月底完成注册投资1千亿什么什么。我想问一下几位专家,每个人给一个建议。无论是战略上或策略上的具体做法等等。其实刚才侯老师已经提了一个,就是在机顶盒上加WiFi。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观点,WiFi如果能够进入到家庭,能够占据到家庭的最后五六米,我认为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也是非常好的主意。

最后请各位嘉宾每人提一条建议。

侯自强:这次会上也讲到NGB,讲到要按照NGB建设全国网络公司的事。我个人一直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一直说:“广电是一个本地属性,可以做全国联播,但是没有必要统一一个单位来运营。”地方网络整合有没有必要?这要看各地的情况。把省以下的整合,有些省就很有效果,资产大了,能做的事就多了。但是播还是各地播。形式上我觉得要因地制宜,没有必要去限令时间强行执行。因为有线电视本地就是属性。

曾会明:我有不同意见,本地属性不能解决网络规模化的问题,除非有线电视就明确“将来我就放弃和互联网融合,包括一个更大规模的发展可能。”

侯自强:对,我说的第二句话。你需要的是一个互联网骨干网,这个可以建,你不要建立自己的专网。

前一段时间,中国电信整了一下地方对接的问题,整的铁通直蹦,广电很紧张;最后中国电信没碰广电,所以广电也没紧张。现在无论是歌华还是上海东方,深圳天威也好,你辛辛苦苦从用户那里收来的钱有一半交给电信了。为什么呢?你没有骨干网。所以我一直建议广电找移动搞一个第三极,搞了各地接上来,这样全盘棋就活了。而不是你自己不在互联网上做,而一定要搞一个专网来做。我们广电中间很多人怕互联网,我说:你应该张开双手拥抱互联网,这是你的未来。

曾会明:我非常同意侯老师“拥抱互联网”的提议。刚才可能有个别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怎么样,首先要做数据网。其实侯老师说的“不做专网”是有一个前提的,如果能跟中国移动一起去做互联网的骨干网,这个我也是挺期望的。

丁之敏:刚才微博有人在讲:试点走的有点不如人意,低于大家的预期值。但是我觉得对于广电来讲,网络的整合,双向网络的改造,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仍然是广电有线运营商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在去年,三网融合走的不如人意的时候,电信运营商一直都没闲着。提速,加大带宽,这一直是他们的一个重点。宽带,互动,我觉得这是我们广电有线运营商在基础设施上面,不断提高、要不断增加投入的地方,仍然是今年的一个重点。

另外一方面,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我也站在侯老这一边,增加互动多媒体新媒体的特质,增加它的互动业务含量。现在有很多新的业态已经发展了,不是按部就班的IPTV或者是互动电视,现在有很多把互联网电视直接引进来,跟我的数字电视直接结合在一起,用数字电视做我的直播频道,然后用互联网电视去做互动。你可以跟任何一位牌照商合作,这样你就可以很快的把丰富的节目,新媒体所掉来的丰富的业态带到网络当中去。而且先期的投入比你自己建这个平台要省钱。我觉得这可能会是今年要出现的新的业态。

对于终端来讲就是混合终端,这边接着频道的广播,那边接着互联网电视。宽带的建设,互动多媒体平台的建设,我觉得仍然是今年广电系统,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一个主要的任务。
 
  曾会明:谢谢丁总提到的宽带互动,包括和新媒体的结合。非常好的观点。

林起劲:前不久我们访问了广州有线的老总,我觉得他的观点我非常认同。即: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像整合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更多还是手段的问题。我们整合的目标是去提高我们的规模,提高我们的人员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包括在内容上去做更多的对接。

一方面,我们的阶段性去推进整合。另一方面,做资源方面的搭配整合。跟内容去做一些深度的整合,包括:地方内容、全国性的内容。甚至在全国做内容分享中心,内容的结算中国,我觉得对于这个行业这些都是必要的。至于具体的阶段性是卡在哪个点?我觉得还是要因地制宜的去考虑。

曾会明:罗总说话之前我念一条微博。微博:“我很怕听罗小布说话,话语做作,别人都说不上话。”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罗总好像今天是一改作风。下面请罗总做一下总结发言,给有线运营商提一两个最实际的建议。
 
  罗小布:我先回应一下微博朋友,现在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社会形态都有。政治社会也是一种形态,你不能一定要把政治社会变成个人主义社会。就像我们拼命守护的也就是党的喉舌这个阵地,我们并没有说都变成喉舌阵地,仅此一点。第二点,整合的能不能整合成功,就靠他中国近代史学的好不好。我们党已经告诉你了,最好的整合方案就是“人民公社制”,只要是“一大二公保留自留地”就会成功,不是按照这个方式不可能成功。省网也是这样,国家网也是这样。

谢谢。

曾会明:好,谢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表示感谢,今天的对话就到这里。谢谢!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