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技术
2017/3/14 09:52

中国联通E-CORD目标及发展策略 年底初步建成E-CORD架构图

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郑毅 唐雄燕 赫罡

2017年的第三季度,中国联通会进行纯白盒CPE单站点接入试点,力争在2017年年底,初步建成E-CORD的架构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高清视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流量呈现出增长迅猛、无中心化等特点。同时,各类业务对网络的反应敏捷度、服务差异化等方面的要求也日趋强烈。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网络技术和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难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云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IT与CT融合的趋势明显,ICT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来自互联网、IT产业乃至传统电信设备的产业成员都加入到了竞争当中,运营商的核心管道角色正在削弱。面对OTT和设备商的双重挤压,如果运营商不从根本上做出改变,那么将来的出路只能沦为管道工。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联通在国内3家运营商中第一个发布了新一代网络架构——Cube-Net 2.0,宣布引入SDN/NFV技术推进网络全面转型,向云时代运营商过渡。

该架构的目标是建设面向云业务的网络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泛在接入、高速传输、网络随选、服务云化的业务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a)在系统层面:加强顶层的架构设计,建设统一的控制系统,实现业务管理系统与网络配置下发模块、网络资源分配模块的联动。

b)在网络层面:要实现网络节点DC化,以DC为中心构建基础网络。

c)在业务层面:要实现服务云化,包括网络服务、ICT服务都会云化,迁移到DC当中。

在演进策略上,中国联通瞄准以企业应用需求为代表的互联网发展第三次高峰,优先侧重将SDN/NFV技术用于提供面向企业的产业互联网服务产品体系。在产品研发上坚持走开源、开放之路,依托整个生态链,进行产业协同,加快转型速度。为此,中国联通于2016年与AT&T、Verizon、SKT、NTT联合开源研发机构ON.Lab(开源网络试验室),共同推出了开源网络项目CORD(Central Office Re-Architected as a Data Center),并成为董事会成员。

要建设产业互联网,首先要了解企业对网络的需求。在这方面,企业对网络的需求与公众互联网有很大区别,包括:

a) 企业要求很强的自主服务能力和自运维能力;

b) 企业要求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服务质量;

c) 企业要求网络对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远高于公众业务;

d) 企业要求网络能够提供一体化的融合服务能力。

而这些要求都是现有网络难以满足的痛点所在。中国联通的工作从侧重于解决需求的角度出发,一是希望借助SDN/NFV、云技术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服务灵活性,包括业务的快速部署和调整、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为用户提供网络编排;二是更自主的业务控制能力,业务部署在云端,控制权和网络能力掌握在用户手中;三是支持更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包括支持B2B和B2C、C2C。企业用户对网络灵活性、敏捷性和云的协同程度越高,SDN/NFV在企业网的应用空间越大(如图1)。

9-1(修改).jpg

图1 中国联通E-CORD系统架构

该架构将CORD的范围延伸到全网,自下而上可分为4层:

a)最底层是网络的转发硬件,涵盖传输网、骨干网、数据中心。

b)第二层是业务系统软件,包括云平台、vCPE、VAS等NFV功能网元。

c)第三层是控制系统软件,包括业务编排器ECORD-O、各域的控制器、VNFM和EMS。

d)最顶层是业务应用,包括对外的Portal、北向接口、自研和第三方业务APP。

依托该架构,可以向企业提供4类网络业务。

(1)企业站点到站点的服务(如图2)

这类业务类似于传统的L2L3 VPN业务。通过在企业侧各站点部署vCPE接入设备,将企业分布在各地的站点联通在一起,形成一张专属于企业的私有WAN网。与传统方案不同的是,企业各站点间通过部署vCPE接入设备,可以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可以采用传统的基于MPLS VPN的Underlay方式,也可以采用基于Vxlan等隧道技术的Overlay方式。从而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多的质量选择、更快的部署速度、更敏捷的调整速度等差异化服务。

在该方案下,主要要求vCPE支持SDN控制,企业侧各站点的vCPE要按业务需求,实时联动起来。

9-2(修改).jpg

图2 企业站点到站点业务

(2)企业站点到DC的服务(如图3)

这类业务主要是针对企业接入云平台的需求提供相关服务。该业务在第一个业务的基础上,对DC出口设备和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将DC视为企业的一个站点,同时在系统层面,需要DC的控制器与企业vCPE的控制器能够联动,进而为企业提供虚拟云接入专线服务。

9-3.jpg

图3 企业站点到DC业务

(3)DC到DC的服务(如图4)

该业务主要针对企业私有云与公有云互联以及各云公司的各DC间互联的场景,通过对骨干网进行SDN改造,使之具备网络拓扑和状态收集、路径计算、动态选路等能力,满足用户不同业务对网络质量和网络带宽的差异化要求。

9-4.jpg

图4 DC到DC业务

(4)面向企业的VAS增值业务(如图5)

最后一个场景是在前3项业务的基础上,通过部署防火墙、DPI等NFV化网元为企业提供本地化的VAS增值业务。与传统综合化智能网关不同的是,用户能够灵活选择VAS的部署地点:可以就近部署在企业侧的vCPE上,也可以部署在远端的云侧,同时可以按需在两端自由迁移。

9-5.jpg

图5 面向企业的VAS增值业

根据E-CORD目标架构和业务场景,联通在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试点工作:

1.退网局房DC化改造

经过光改,中国联通产生了大量退网局房。这些局房靠近用户侧,并有充足的传输资源,因此非常适合改造成边缘DC,服务就近用户。中国联通分别在天津、山西、河南等地按CORD架构进行了改造试点,并借助SDN和Vxlan技术将这些改造局房与当地大型IDC整合为统一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就可以通过部署云平台为就近企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企业云服务。同时,剩余资源可提供给公众用户提供公有云的相关业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骨干网改造

今年中国联通采用SDN技术将IP承载A网升级为产业互联网的骨干网。通过部署控制器实现VPN业务自动下发和全网动态选路。通过外部Portal和开放北向接口提供用户自运维能力。该网络可为企业用户提供跨地市VPN和长途云专线接入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场景的Underlay方案提供骨干网SDN能力支持。

3.自研转发硬件

中国联通还自研开发了用于数据中心的白盒交换机、控制器以及企业侧CPE设备,并按CORD模式搭建了实验网模拟企业接入数据中心的场景。中国联通希望通过自研助推产业链的成熟,使运营商有更广泛的选择,在未来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际部署价格。

在2017年,中国联通计划进一步加快E-CORD的试点步伐和范围。2017年的第二季度,UTN+A的协同层要进行业务试点,扩展产业互联网范围,将之与本地UTN对接,实现对国内300多个地市的全面覆盖。2017年的第三季度,中国联通会进行纯白盒CPE单站点接入试点,力争在2017年年底,初步建成E-CORD的架构图。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www.c114.com.cn/topic/H3C1702/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