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广电网
2010/9/28 11:07

构建适应现代电视发展的播控服务平台

人民网  王仝杰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电视业态层出不穷。本文对现代电视的最新业态进行了归纳,对构建现代电视播控服务平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1 引言

近年来,电视传播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几年前的互联网网络视频到网络电台、电视台,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从标清电视到高清电视,从广播式电视到交互式电视,从相对固定的电视到可移动的电视。相应的,新的电视业态不断涌现,包括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这可能成为广播电视发展史上最为活跃的一段时间。为了适应各种电视形态的需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数字电视播出平台、移动电视播出平台、网络电视播出平台、IP电视播控平台、手机电视播控平台、互联网电视管理平台、移动多媒体广播播控平台等,分别运营相应的业务。

随着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的颁布,三网融合的进程将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可以预期,除了作为当前三网融合重点项目的IP电视和手机电视外,将来还会出现新的更多的电视业态。为了跟上和适应这种新的电视业态快速发展的步伐,需要构建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可扩展的电视节目综合播控服务平台,满足当前多种业务的播出和管理,同时,具有足够的扩展性和前瞻性,能够面向新的电视业态的扩展,满足新的传播渠道、新的接收终端的内容发布的需要。

2 现代电视业态

新的电视业态多种多样,本文统称为现代电视业态。现代电视多种业态的区别主要在于传输网络和接收终端的不同。传输网络分为有线电视网数据通信网(IP通信网)、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移动通信网等,接收终端分为电视机(电视机+机顶盒)、计算机手机(手持终端)等。按照不同的传输网络、不同的接收终端进行组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现代电视业态,主要包括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如图1所示。

构建适应现代电视发展的播控服务平台

图1  现代电视业态

2.1 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是基于地面广播网络或卫星广播网络的手机视频技术,是在原有广播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在保持广播的高带宽、高容量等优势的同时,满足手机移动和节电的要求。目前,主要以单向的频道播出为主。

2.2 手机电视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和接收,接收终端通常为手机,表现形式为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网站或手机终端软件。手机电视节目定制比较灵活,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网络利用率比较低,同时使用的用户数量有限,在大量用户并发情况时,容易导致网络拥塞,视频质量无法保证。

2.3 网络电视

随着互联网接入的普及和带宽的增加,使得在互联网上传播视频变为可能。目前,出现的P2P在线播放、流媒体在线播放等,都具有电视台的性质,因此称为网络电视。09年底,国家正式成立了中国网络电视台,大力推进网络电视台的建设。由于只要接入互联网,并且具有足够的带宽就可以观看网络电视节目,在目前互联网相对比较普及的情况下,加上网络电视交互性的特点,网络电视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拥有稳定的用户群。

2.4 IP电视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运行在开放的互联网上,没有较高的网络服务质量(QoS),网络传输质量成为视频向高清发展的瓶颈。为了确保电视的播放效果,在相对封闭的城域网上进行传输,提供具有质量保证、可管可控的电视服务,即IP电视。IP电视的接收终端可以是机顶盒+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IP电视需要对现有的传输网络进行改造,以满足稳定的带宽需求。因此,IP电视的开通需要IP电视运营商的整体部署。

2.5 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是指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视机或机顶盒等电子产品,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电视介于网络电视和IP电视之间,具有IP电视上网看电视的功能,又具有互联网的便捷和低廉。同样,由于受到网络传输质量的影响,目前互联网电视主要采用“先下载后播放”的方式。

目前,这些现代电视形态都广泛存在,且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满足人们的需求,形成了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局面。

3 现代电视对播控服务平台的需求

现代电视业态的多样性和涌现的新特点对播出机构的播控服务平台构建提出了新的需求,必须构建多业态的综合技术服务平台,满足现代电视播出和管理需求。本文分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构建综合技术服务平台的想法,以供参考。

3.1 兼容全媒体的统一播控管理

打破原有观念,对现代电视的各种业态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通过技术整合, 摒弃多个播控平台独立运行的框架,建立全媒体、综合的播出管理系统,实现素材统一录用编辑、内容统一审核、资源共享的模式,不同编码格式和不同电视业态的数据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中调度和管理,建立弹性的业务边界,能够适应不同终端、不同传输网络的接入,实现多业态的协调发展,从各个方面满足人们对电视的需求。对于用户来说,进行业务关联,提供统一的服务号码,适用于多业态电视消费,并可无缝切换。

3.2 共建共享中央存储区

无论是传统电视还是现代电视,内容始终是核心。现代电视的各种业态无非是将内容封装成不同的形态,以适应各种网络、各种终端的传输和播放需求。

存储系统在逻辑上可分为素材库、成品库、媒资库等部分。建立共享的中央存储区,可以在全存储区内查找需要播出的素材,自动准确的将媒资库中的文件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到指定的播出位置,然后按照各种业态进行编码和封装,分别建立播出库,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方便以后出现新的现代电视业态的扩充。

3.3 基于流程的统一监控和分散监控

现代电视业态和电视业务的多样性,为播出监控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可以根据播出的流程,采用分级监控的方式设置监控点,如统一的内容审查、分散的播出技审等,在节目素材录入的时候进行统一的节目内容审核,避免同一个节目进入不同电视业态时重复内容审核的工作。节目内容统一审核后,只需要在不同的电视业态播出时进行各自的技审即可。

3.4 开放的接口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电视产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代电视需要为满足不同的兴趣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此,应该吸收社会上优秀的文化资源参与到现代电视传播中来,包括证券、电子报纸等各种信息资讯服务,缴费、医疗挂号等公共服务,还包括游戏、卡拉OK等娱乐服务。因此,电视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应该预留足够容量和足够能力的接口,制定标准的接口,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满足更多的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加入到平台中来,实现开放的、灵活的、多方参与的、多种业务的综合运行环境。

3.5 安全播出,实现端到端的可管可控

传统的电视业态属于广播式的单向业务,只要用户接入到网络,就能收看到相关的节目内容,即使部分数字电视节目源采用加扰技术,也是比较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无法对用户的收视行为进行控制、收看习惯进行统计、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以及收视费用进行网络管理,与电信业务的针对用户的精细化管理存在很大差别,不可同日而语。在当前“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现代电视与电信业务互相准入,平等竞争,需要现代电视的业务类型更加丰富,服务模式更加灵活,要求播控服务平台能够对传播链条全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对节目的传输和接收进行可管可控,保证内容端到端的安全和可信用户的接入控制,这同时也是保障安全播出的需要。

3.6 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现代电视的突出特点就是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和移动化的需要。能够通过统一的服务代码实现多屏业务的关联,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和切换各种电视业态,实现在多屏电视之间自由、无缝转移。同时,具有高度的交互性,用户可以方便的选择、定制特定的电视业务和电视节目,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差异化的服务。

3.7 积极应用现代电视传播技术

P2P等技术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极大的节省了系统设备和网络带宽的投入,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和资源的使用效率。最近,出现了基于手机的P2P传播技术,手机的实时在线,更加发挥了P2P传播的技术优势。P2P技术在IP电视传播中也有应用,不但节约了网络资源,增加了用户的良好的体验,也体现了资源共享的理念。因此,现代电视的传播必须紧跟高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加流畅、更加清晰的视听服务。

3.8 建立现代电视支撑系统

多种的现代电视业态和多种的业务类型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种需求,播出平台成为一种综合的、多业态的、多业务的、又能面向个人服务的融合型服务平台,因此需要建立配套的现代播控平台支撑系统。包括CA认证系统、用户管理系统、订购与支付系统等。同时,多种电视业态之间的支撑系统能够互通和组合,方便制定各种计费包,满足人们的需求。

3.9 构建分级运营组织体系

改变传统的观念,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建立分级运营组织体系,包括分中心(分公司)、分级体系、客户服务中心等,从中央播控到地方播控,从集中管理到分级分散管理,从技术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

4 结束语

在国家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情况下,现代电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各种现代电视业态将不断出现。为了能够满足多种电视业态和多种电视业务的需要,构建现代电视播控服务平台非常必要。现代电视播控服务平台需要从传统的播出系统向全媒体多业务融合服务平台发展,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为新的电视业态和新的业务类型接入提供快速的、灵活的基础环境。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