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广电网
2014/12/9 11:50

融合通信的机遇与挑战

通信世界周刊  梁既白

近期业界传出中国移动即将正式推出“融合通信”业务的消息,不少观点认为中国移动此举是壮士断腕,意在替代原有的短彩信业务,从此短彩信将走入“免费”时代。更有人对中国移动的未来表示堪忧,认为此举将会加速传统业务的衰败,毕竟单纯从发送相同信息量的短信与融合通信相比,后者显然费用更低。当大家都把目光聚焦于“免费”字眼之上时,笔者却认为应该从更高、更深的角度来看待融合通信。那究竟融合通信是什么?它对于中国移动、乃至对于整个电信运营商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融合通信肩负更多期望

融合通信其实并非“新鲜产物”,早在今年初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就已经由中移动李跃总裁在GTI上发布。虽然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但敏感者不难发现,中国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战略布局已经在悄悄展开,而融合通信则作为重点先锋部队亮相。

融合通信主要功能包含了“新通话”、“新联系人”和“新消息”这“三新”业务,这三项业务涵盖了移动通信用户最常用也最直接的日常应用场景,旨在通过构建基于LTE 4G网络服务之上的全新通信平台。但由于其中部分功能(如基于VoLTE的新通话)的技术实现和商用尚需时日,故而融合通信在巴塞罗那闪亮登场之后又归于沉寂。

时隔半年有余,融合通信再次登场之时,国内通信市场的形势也进一步严峻。从通信行业内部来看,中国移动发布的半年报和第三季度财报情况不容乐观,传统业务、特别是短彩信业务的滑落不可遏制。而从移动互联网的整体竞争环境看,以微信为代表的OTT应用与服务提供商正在不断加大业务平台的扩张力度,信息服务、综合服务、移动互联网入口、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捷报频传,这些实际上已经对电信运营商在新领域的生存空间构成了挤压和威胁。在此时融合通信再次走到业界面前,绝不是类似“飞信”一类的免费业务这么简单,“免费”也不是中国移动吸引用户的噱头,融合通信肩负着中国移动更高的期望。

首先,融合通信是对传统业务的更新与替代。LTE制式相对于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有着质的飞跃,而要更好发挥网络制式优势、形成业务差异化,就必须对传统业务模式进行更新换代。以4G语音为例,国外相关经验显示,4G语音以其质量优势而深受消费者好评,并已经形成相对2G/3G的差异优势。因此,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升级服务,既是中国移动打好4G牌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竞争和客户保有的必然要求。

其次,融合通信是连接消费者的新门户与桥梁。过去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都呈现明显的单一割裂状态且业务的可扩展性普遍不强。这在电信运营商主导市场的GSM时代并无可厚非,但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这种业务体系的积弊开始暴露无遗。融合通信不仅是原有业务的升级,还可以借助OverIP的优势进行业务的扩展和服务的推送,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融合通信可以作为消费者与电信运营商沟通进行或相互的信息通道与桥梁,一改过去单向业务传递为现在的双向信息互动,从而更加贴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取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融合通信是中国移动实现移动互联网转型的重点战略。电信运营商面对OTT应用与服务提供商的冲击,最大的问题在于电信运营商“船大难掉头”和思维模式固化与惯性,以至于高附加价值部分的市场空间被更加灵活多变的新型对手抢占,电信运营商强大的网络能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体价值被挤压。而电信运营商的问题不是没有能力和移动互联网企业竞争,而是根本不适应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游戏规则,盲目跟随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做法也只能是邯郸学步。

发展模式存挑战

从上述可以看出,融合通信的推出十分必要且有着重大意义,但融合通信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商业模式不明朗。

首先是“软模式”不明朗。“免费”不是融合通信的重点,如何构建以融合通信为基础的业务体系(包括自身和第三方的业务)才是决定融合通信未来走向的核心。三项基础业务如何替代(如资费、互联互通等)尚且容易解决,但如果开放平台化运营,电信运营商与合作方之间应当如何定位与协调、客户价值应如何开发与共享、乃至今后的演进规划等均是面临的挑战。

其次是“硬模式”不明朗。融合通信要完成对三项传统业务的升级替代,就必须考虑出厂预置的方式。由于营销成本的缩减,终端补贴这个在过去屡试不爽的“杠杆”也被削弱了,要争取硬件厂商的支持就必须有互利共赢的策略出台。

最后是“运营模式”不明朗。如果融合通信仅仅是基础业务的替代,那也没有专业化运营的必要性,但要定位在更高、更远的目标上,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诸多新业务最后都无疾而终的前车之鉴,值得警醒。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