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量子信息
2019/9/11 14:19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量子通信面临两大挑战

集微网  春夏

9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与德国国立科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双边研讨会。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进行那个了题为“梦想还是现实?量子通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报告。

据科技日报报道,潘建伟在报告中指出,在人类实现远距离安全量子通信的征途上有两大挑战,分别是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和远距离传输问题。

量子密钥分发因其具有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性而备受关注,但是在实际系统中,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会由于设备的非完美性而存在安全性漏洞。由于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线路的安全性是可以严格保障的,因此可能的安全性漏洞就集中在发射端和接收端。诱骗态方案和“测量器件无关”方案分别解决了上述两端的安全性漏洞。这两个方案均率先被潘建伟团队实现。

潘建伟介绍道,结合“测量器件无关”方案与自主可控的光源,量子密钥分发就可以达到“信息论可证”的安全性。因此,目前现实条件下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了。

迄今为止,在地面实验中,量子密钥分发的点对点距离可达到500千米量级,而量子隐形传态可达到100千米。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量子通信的距离呢?

一个阶段性的解决方案是可信中继传输,我国建设的光纤总长超过2000千米的“京沪干线”便采用了这一方案。在可信中继方案中,需要人为保障中继站点的安全,而中继之间的线路则是安全的。这比传统通信手段中整条线路处处都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而言,大幅提高了安全性。

更为长远的方案是使用量子中继器。量子中继包括量子纠缠纯化、量子纠缠交换和量子存储等手段,可以在遥远地点间分发量子纠缠,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量子通信。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中继的核心环节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已可支持通过量子中继实现500千米的量子通信。但是量子中继器的实际应用可能还需要等待10年之久。

目前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基于卫星的量子通信技术。这种手段不受地球表面障碍物的影响,在外太空也几乎没有衰减。我国于2016年研制成功并发射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实验,充分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

报告中,潘建伟展望量子通信的未来:通过量子卫星与地面光纤网络,并与经典通信网络相融合,未来将可形成覆盖全球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全面提升信息安全水平。而利用广域的量子通信网络,人类可以发展出空间分辨率极高的望远镜技术;也可以构建高精度的光频率传递网络,精度相比现在的微波时频网络可以提高4个数量级。而“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展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技术,也为物理学基本原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例如,最近潘建伟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对Event Formalism量子引力模型进行了检验,首次对量子力学和引力的融合进行了实验探索。利用高轨空间极低的引力和磁场噪声,未来还有望实现精度高达10-21的光钟,将会促进对引力波信号,特别是低频信号的探测,可以揭示更为丰富的天文现象。

据悉,潘建伟一直是我国量子领域的重要科学引领者,被誉为中国“量子之父”,被《自然》杂志评为2017年“年度十大人物”。

不久前,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小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而这也将为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基础。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中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且称之为“量子通信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作为国际前沿的量子信息科研团队之一,潘建伟团队已经在光子体系上率先实现了五光量子、六光量子、八光量子、十光量子、十八光量子纠缠,一度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