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人物 - 人物访谈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雷军:我们一直在克制贪婪 但潜在敌人越来越多

https://www.c114.com.cn ( 2014/12/30 11:30 )

确非刻意安排。董明珠与雷军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又“斗”起来了。

导师论坛上,董明珠主动开炮:“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说,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明珠有点急。我急什么?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他赔我两百万,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当天晚上,雷军隔山打牛:“心中无敌,便无敌于天下……今天看到董总在台上讲的,感觉董总好像认输了似的。”

小米正成为显学。“雷军”是年会嘉宾发言中提及频率第二高的名字,第一的是马云。大家总喜欢用小米做参照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讲了个冷笑话,他说小米在印度遇到点麻烦。“这也提醒我们,在创造新的业务模式,享受‘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尊重一下人家养羊行业的游戏规则”。雕爷则说:别信雷军的,雷军专门喜欢做小米这样屌丝的产品,如果这个国家永远都是屌丝为王,这个国家没有前途。

2014年的企业家江湖,可谓“为人不识雷布斯,便称英雄也枉然”。万科总裁郁亮率领100人团队去小米学习,房地产大佬潘石屹年底也曾登门拜访。“如果所有时间都用于接待,老雷大概一天需要28个小时。”雷的一个同事说。

爱之者众,恨之者亦众。雷军看起来谦恭有礼,并不像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一样锋芒毕露,在这个盛产劳模的圈子,他是劳模中的劳模,类似特点让他人缘颇好,除了和魅族创始人黄章反目,偶尔与华为、乐视打打烈度不高的嘴仗,罕有陷入各种纠纷。“我们希望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雷军说,“所以我们一直在克制贪婪。”不过现实是,小米的敌人,或者说潜在敌人正越来越多,在这些“敌人”眼中,小米可一点不克制。

原因很简单,小米已不只是一部手机。小米手环、小蚁摄像机、iHealth智能血压计、智能插座、Yeelight智能灯泡等等,经过小米模式改造的传统产品已杀入用户的生活,这还只是先锋部队。2014年,小米投资了25家智能硬件企业,未来三到五年内,这个数字将增加至100家。

小米手机曾是一夜之间窜起的竹子,现在,它要圈出自己的一片竹林,智能硬件最终会由MIUI联系在一起,背靠由此产生的数据云,加上视频内容,构成“小米生态圈”。早有人预言小米将坐上BAT之外的第四把椅子,如今看来,一个新字头正在诞生。

雷军对可能发生的摩擦很警惕。我们见面时,他穿着标配行头:黑西装蓝衬衣牛仔裤,手握大杯星巴克拿铁,前一天晚上是他45岁生日,派对狂欢到凌晨三点。他称自己收到了两个“生日礼物”:华为发布荣耀6Plus和电视盒子,360公布与酷派合作手机。“市场对我们的心态有很多误解,”雷军说,“我们不排他,开放式,不站队。”他把咖啡放在桌上,“我不厌其烦地讲解小米模式是在促进整个工业界的革命,其实完全可以不说的,相信我这个话今天说出来肯定很多人会骂。我觉得十年后,你会发现小米真的改变了中国,至少是在工业界。”

小米系竹林还没有定型,竹林外已杀机涌动。来自爱立信等专利诉讼专家的律师函;来自前辈大佬的公开挑战;来自创业公司的各种指责——它们担心如果没有被雷军翻牌,就离自己翻船不远了;以及同样是成长型明星公司的狙击——京东在2014年力推众筹,据说其假想对手就是小米,它要聚集很担心遭到小米绝杀的智能硬件创业者。

“原来大家见面会问如果你的产品BAT做了该怎么办,现在大家都说如果小米做了怎么办。”一位智能硬件的创始人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你是否想到了一个老故事:2009年的腾讯就是“全民公敌”,也曾有篇标题轰动一时指责腾讯的文章。雷军不得不防。

做生态不算新鲜事,大型科技类公司都在走“从产品到内容到生态”之路,小米手机本身就是安卓生态链重要一环。但与BAT不同,小米从硬件切入生态,避开了过早与巨头发生冲突,因为用与BAT同样的打法,也不可能再出现一个巨头。它所采取的模式,又与苹果不同,用雷军的说法,小米生态链,“不是围墙是围栏”。它选择这条道路,一定绕不开与传统硬件公司和智能硬件新秀两个维度上的合作与摩擦,还要时刻小心专利纠纷。

29日下午,雷军微博确认小米上周已经完成最新一轮11亿美金融资,估值达到450亿美元,超过了全球任何一家未上市科技创业公司,它的IPO,将是阿里巴巴之后又一个大故事。这个故事的素材,并不能仅靠一只手机。智能手机这一波红利已渐渐消退,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就有了生态的概念,目前这个概念逐渐成形。

雷军:我们一直在克制贪婪 但潜在敌人越来越多

小米生态圈有四层,第一个圈最核心,是自己的产品,即三大件:手机、电视、路由器,第二个圈层是其投资的一百多家公司,未来还可能会更多,第三个圈层是其电商平台,这个平台开放度还会提高,第四个圈层则是用MIUI操作系统的硬件产品。

贯穿这四个圈层的,是三条线路。第一条智能硬件生态链,第二条是陈彤负责的内容产业生态链,第三条是云服务。“大家也批评我们有钱任性,你进去看的时候,其实线路极清晰。”雷军说。

现在小米手机还是竹林中的一支巨竹,拔起一根竹子容易,拔起一片竹林则几无可能,竹子的根都是在地下相连的。小米系能否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第一平台?竹子之间如何互相提供营养?竹林怎样连接世界?连接之后又如何?雷军又怎样应对日益变大的摩擦系数?

加持

孙鹏穿运动服牛仔裤,撸着袖子,三七分分头,走在清河中街上异性回头率趋近于零。但姑娘们大概不知道自己错过了谁,他是小米负责智能硬件生态链总监,是十亿元投资团队的核心人物之一,经手了小米大量智能硬件的投资。

孙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决定用投资方式开启智能硬件帝国版图之前,小米也尝试过自己做。2011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激增,小米开始自己做移动电源,一年之后,发现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既没赚到什么钱,还分散了精力,便紧急叫停了这个项目。

智能家居在雷军定义中是“下一个台风口”,绝对不可以错过。如何才能既布局智能家居,又不占用小米的精力?2012年年初,雷军在小米内部同时成立了两个团队,分别负责研发智能路由器和硬件生态链,前者为智能家居做准备,硬件生态链则涵盖了日常生活中一切可能用到的产品。

小米智能硬件生态链团队成立之初,雷军对这个团队有两个要求,第一要用五年的时间,让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小米手机连在一起,第二个是花钱,“3年投资50家企业,花掉10亿元人民币”。孙鹏回忆,仅仅半年之后,“50家”就被改成了“100家”。

“连接一切”是小米的愿景,通常从雷军身上看不出任何进攻性,但每说出这四个字时,他毫不掩饰企图心。

生态链业务现由小米副总裁刘德负责,第一次听到“50家”这个数字,刘德心想“老大在开玩笑吧”,但真正开始做时,就发现100家也不难。过去一年,刘德都在出差中度过的,每周前半周在北京参加会议、处理工作,后半周就会和团队一起去各地寻找合适的硬件团队。

雷军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做主题演讲时,还不忘给小米手环做广告:迄今为止,小米在智能硬件领域投资已超过25家企业,小米手环仍旧是最成功的一个,出货量已超过100万件。

2013年11月份,孙鹏找到了黄汪,两人都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孙鹏很欣赏黄汪的技术能力,当时黄汪正在努力做智能手表,孙认为方向不对,便带回一只黄汪团队研发的智能手表交给了雷军。

雷军戴了一天后,便想和黄汪沟通合作。两个人见面后,雷军说服黄汪“智能手表不干了,一起做点大事”,提出新项目就是小米手环。对于小米主动伸过来的大腿,即便是一年后再聊起来,黄汪还流露出一丝自豪,一个月之后,黄汪团队率先进入小米生态链,成立了华米公司。

“小米投资金额不是最高的,但所能达到的效果会是其他VC两倍也无法实现的”,黄汪说他最看重的并非小米投资金额。所谓“效果”包括很多,比如有小米背书,可以增加自己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降低成本,还有嫁接上了互联网思维,这都是之前黄汪的短板。

雷军将这种效果,用了一个佛教用语:加持。“我觉得一个创业公司的失败率是90%,”他说,“有了小米加持以后,这个成功率会大幅度提升。”

小米对九安医疗的投资更能显示出其“占位”的心理。九安医疗是一家专门做医疗设备的上市公司,小米早已心仪医疗领域,却又不敢轻举妄动,九安医疗也在寻求互联网思维“加持”,双方一拍即合,2014年年中,双方共同注资成立了iHealth公司,专门生产智能血压计。

小米内部,雷军虽然不是“一言堂”,但绝大多数战略都是他定的,对于某个战略进行激烈讨论,在小米很少发生。多数高层都是在讲述小米生态圈要如何做,而非为什么,后者是雷军思考的问题。

最初,雷军准备从大公司入手谈合作,而非创业型公司,不过,以一个手机厂商的身份去谈智能家居,小米没有任何优势,大家都是处于观望状态,看看小米到底能不能做出来些东西。那时的小米,很难敲开美的这样千亿公司的大门,雷军只好改变了策略。

“第一步投资了25家智能硬件企业,小米智能家居产业链初见成型,我们才有机会说服美的”,雷军视与美的合作为小米生态链的“里程碑”。

美的每年销售1.7亿到1.8亿台电器设备,小家电排名第一,空调、冰箱、洗衣机领域排名第二。小米与美的合作重点在于让小米手机与更多的美的电器连接在一起。这在雷军规划中还只是个示范,他希望通过与美的的成功合作,带动所有家电与小米手机的连接。

雷军:我们一直在克制贪婪 但潜在敌人越来越多

刘德认为,遇到一个很看好又完全不懂的领域,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最好的那家,然后就让它自己发展,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提前占位节约下的时间成本,远比投资花出去的钱更有价值。

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像生长了几十年的松树一样伟岸高大,但最终难逃轰然倒下的命运。反而是竹子,一支支生长成一片竹海,土地下彼此盘根错节,每支竹子都不免死去,但是竹海会永远存在。”刘德比喻。

小米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布点就是成长为竹林的过程,通过内部更新迭代,保持整片竹林的生命力,“小米原来推出过米聊,米聊竞争力稍微弱一些,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个小米的竞争力”,虽然冒险,雷军选择了一种安全的方式冒险。

“外界对小米的最大误解是认为小米不再专注了。”雷军强调,“小米没变,只做三件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盒子)以及路由器,分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家庭娱乐的入口,以及智能家居的翘板。”

另外两棵竹子显然还不具有与手机比肩的资格,而通过投资的100家硬件企业,以及之后被带动起来与小米连接的无数家硬件公司,就构成了小米的竹海。

“我在内部一直跟大家讲,小米不是投资公司,小米要追求的是它连接设备要越多越好。投资赚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考虑的是符不符合我们的战略,第二条是能不能不赔钱。”雷军心里清楚,“老是赔钱我们也扛不住”。

连接

“小米在五年之内没有上市计划。”雷军主动又提到了这一点,有人推测“小米投资硬件是为了做大估值”,这或许将他的野心看小了。

对于小米与它投资的智能硬件企业之间的关系,雷军想保持一种超出理性的“安全距离”:小米可以提供资金、供应链、技术、互联网思维,但却不能让它们依附小米,而且,这些公司要尽快让小米看到自己的价值。

请注意,最重要部分是,雷军希望“通过它们增强用户对小米手机的粘性”。这些粘性加在一起,才能有更大价值。

看看小米手环的例子。小米手环最初的规划是手机的配件,后来为了增强与小米手机的粘性,黄汪为手环增加了手机自动解锁功能(小米手环靠近小米手机,手机就自动解锁不用输入密码)。这个功能背后有数据支撑,一般手机用户每天解锁次数80次左右,发烧友在120次左右。

雷军的一次体验让黄汪觉着“这事儿能成”,使用了这项功能一个多星期之后,雷军有一次忘记带手环,一天都要频繁输入密码解锁手机,当时都恨不得让司机回家帮他取手环。

“增强用户对小米手机的粘性”还意味着,同一个品类,小米有可能会投资两家或者更多公司,比如小米同时投资了华米和Misfit,后者是美国市场上最受关注的可穿戴设备公司之一。

当用户拿到小米手机的时候,发现它上面可以连接最多品牌的智能硬件,这就是小米所追求的,“如果上面只能连接一款手环,一个品牌的空气净化器,那完了,会一死全死。”雷军晃着自己的小米4手机,一遍遍阐述自己的观点。无论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雷军对它们要求都不低,如果不能表现出足够的吸引力,小米会很快找到“second source”(第二选择)。

与其将小米与100家智能硬件公司的关系说成“投资”,还不如用“战略合作”来定义更准确一些。

刘德不否认《中国企业家》杂志提出的“已投项目之间关联性比较小”的观点。在办公室的白板上,围绕着小米手机,刘德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黑点。小米投资行为被概括为“不错过任何一个热点”。

“我们并不能保证投资的每一个智能硬件都能成为热点,而是要做到未来的热点在我们投资的范围内”。

小米成立之初便以电商销售模式区别于其它手机公司,现在小米电商实际已跻身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仅仅这个优势,就足以让众多硬件公司想将自己的产品拿到小米平台销售。

小米电商未来会打“精品加爆品”的策略。负责电商业务的小米总裁林斌接受了《中国企业家》记者的采访,他介绍,2009年,雷军在和他们聊怎么创办小米的时候,就已经考虑清楚,通过电子商务把手机直接卖给消费者,把所有的中间环节全部去掉。黎万强宣布去“美国闭关”之后,林斌接管了他的业务,并且搬到了黎万强在小米的办公室,“最初雷军觉得电商挺简单,但真正把电商看透之后发现里面的门坎还是挺高的。”

在雷军定位中,小米电商模式将采用“专卖店模式”,除了小米与硬件生态链产品之外,也会引入其它品牌,但不会变成京东或阿里巴巴这样的全品类,而是倾向于只出售少数几家品牌。这与雷军最近非常推崇的Costco(美国第二大零售商)有一些相似,每个品类只选少数几个品牌,连用户与小米电商的信任关系,小米都希望能复制消费者对Costco的评价:“这里一定是最便宜的”。

电商是智能硬件的出口,而连接的入口将在MIUI那里完成。小米手机上,有一个名为“智能家庭”的应用程序,所有小米投资的智能硬件都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进行统一管理,比如通过这个应用程序,可以统一管理手环、路由器、摄像机等等,不需要下载单独应用程序。

分管MIUI的小米副总裁洪锋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未来不仅小米投资或者合作硬件要加入到MIUI系统中,小米还会建立一套智能家居的标准与协议,如果足够多的硬件企业接受了小米的标准和协议,那没有采用这一套标准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自然就会处于劣势。

如今,智能家居尚未有统一标准和协议,大部分创业型公司也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与协议建立生态圈,比如深圳欧瑞博智能家居公司推出了自己的ViHome智能家居云服务平台,它是基于自身产品架构,同时可以整合其它智能硬件,从而实现体验闭环。欧瑞博CEO王雄辉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系统集成在未来几年的智能家居产业中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现在各家都开始打造系统的原因。

京东智能家居也在采用这种方式连接尽可能多的设备。去年6月份,京东开始推一款名为“京东云助手”的应用程序,未来所有在京东销售的智能硬件都将接入其中,用户可以通过它对家里所有认证过的智能硬件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已经有几十家厂商加入了京东的合作计划。

同其它厂商一样,京东未来也会开放自己的合作平台,所有采用了自己标准和协议的家居企业,都可以加入它的平台,与小米相比,一个明显优势是,京东平台上拥有比其它企业更多的电器合作伙伴。

“你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你拿着小米手机走进一间房间,它会自动询问屋子里面所有的电器,如果语言统一,你就可以自动通过小米手机来控制这些电器。”洪锋指着办公室里的空气净化器、冰箱向记者描述。

未来小米自己要做的事情确实不多,只要把这个生态圈搭建好就可以了。

作者:李亚婷   来源:中国企业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中国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轻松参与

0VS0

表达立场

写的不太好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