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6/5/4 16:46

蓝色国土上的通信“工匠”--海南移动三沙建维团队

人民邮电报  欧燕燕

2016年4月29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移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荣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团队成员代表苏训在大会上接受表彰,作为全部获奖团队和个人的三个代表之一,讲述通信“工匠”的故事。此次,中国移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凭借为祖国南海通信事业的艰辛付出获得评选认可,用实际行动演绎了“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移动人三沙精神,“工人先锋号”这一集体殊荣的获得可谓实至名归。

中国移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荣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团队成员代表苏训在大会上讲述通信“工匠”的故事。

三沙网络建维团队,现有成员35人,承担着西沙和南沙群岛20余个基站的设备维护、通信安全保障与抢险恢复等工作。他们心怀士兵一样的国家使命、渔民一般的家园情怀,以当代工人的责任感和专注力,秉承“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理念,一次次奔赴南海,经风历雨,劈波斩浪,克服了种种恶劣条件、甚至是威胁生命安全的挑战,默默无闻地完成了站点载波扩容、基站故障排查、网络覆盖优化和应急基站安装等各项通信保障任务,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对祖国南端蓝色国土的良好覆盖,服务数千驻守南大门的官兵和过往劳作的渔民,多次在防风抢险和海上救援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2000年筹建西沙永兴岛第一个移动通信基站,到南沙群岛七个岛礁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从2015年实现西沙人居岛屿4G全覆盖,到对三沙远海补给船“三沙一号”实现全国首创的“动中通”4G船载通信全航程覆盖。三沙岛礁上20余座岿然屹立的移动基站,足以彪炳三沙史册的荣耀篇章。如今,三沙之上, 这20余个基站,以天为幕,让海做席,已然“海疆万里远,音信瞬时达”。 在这个唱响劳动光荣之歌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群南海岛礁上的工人标杆,听听他们的故事。

“战天斗海”保通信

2003年4月,西沙永兴岛基站开通,移动通信网络首次实现了对祖国南端蓝色国土的覆盖。“移动永兴岛基站开通的那一刻,我们和在场的官兵一起欢呼起来。”那场景,陈泽纲仍记忆犹新,“看到战士们跟亲人通话时的幸福表情,我们心里满足极了。这也坚定了我们实现南海网络信号覆盖的决心。”陈泽纲说。

然而,海岛的网络建设困难重重,要“战天斗海”,克服岛礁高温高盐高湿度、交通运输周期过长、频率及雷达干扰等许多常规建站中从未遇到的难题。

2010年,陈泽纲和团队携26箱设备抵达南沙永暑礁建站。但40多摄氏度的太阳光直射在身上火辣辣的痛。衣服穿在身上太热,脱了马上晒脱皮。他们只好将上衣脱下来披在背上,头上包块毛巾,脖子上再围条毛巾,流下的汗水即刻将毛巾浸湿。

他们有的人在水泥地上曝晒着用仪器作测试,有的人还要爬上高高的铁塔安装天线。就在陈泽纲和队员们爬上高塔安装天线时,突然,天空黑沉下来,一阵暴雨袭来,无处躲藏的他们立刻成了落汤鸡。

入地、上天……在南沙的极端天气下作业,对陈泽纲他们是一个考验。但是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技术层面。陈泽纲说,南沙建站,技术复杂,他接触到的一些技术甚至此前闻所未闻。所幸的是,这些技术难题在多方面的配合下终于顺利解决。

如今,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移动已先后在西沙、南沙群岛13个岛礁开通了20个基站,向途经南海的过往船只郑重宣告:“Welcome to China”。

为修基站驻岛整月

2008年10月,受台风影响,西沙中建岛的通信基站受损严重,岛上的通信中断近四个月,迫切需要修复。

而此时面对只能等待三小时的补给船和超过预期的修复时间,三沙建维团队的苏训和他的五个队友陷入了纠结。队员们心里很清楚,如果错过这艘补给船,下一艘船至少要再等上一个月。

如何在一个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岛礁上生活一个月?食物、水、睡觉的床,所有这些,足以阻挡毫无准备的他们。

僵持之下,最终还是留下的声音压倒了离开的声音。“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把基站修好,大不了在这里蹲一个月。”苏训坚定地说。

补给船缓缓驶离,一群维护人员在烈日和海浪的侵袭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他们连晚饭都没吃,一直干到夜晚10点多,终于把中建岛中断了四个月的通信修复了!

看着士兵们在欢呼声中轮流把电话打到几千里外的家中,苏训和他的队友们禁不住击掌相庆,完全忘记了即将到来的艰苦岛礁生活。

干完活的那天晚上,官兵们“开闸放水”,把囤积了一个月的淡水全部贡献给了他们洗澡。“去过三沙岛礁的人,都知道淡水对于官兵们生活的重要性,这些子弟兵却这般慷慨,这是我们最感动、最难忘的。”苏训说道。

生死就在一瞬间

2012年2月中旬,吴勇鹏和队友吴经接到了前往南沙“七礁八岛”开展基站巡视和维护工作的任务。

当两人顺利抵达美济礁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由于礁盘附近海水较浅,补给船只能停在外海,我们需要换乘皮艇前往美济礁,去时很顺利,回来却遇到了大麻烦。”吴勇鹏说,他们完成基站维护任务后,驾着皮艇驶向补给船,未曾想海面突然暗涌翻腾,皮艇难以靠近补给船。

“如果强行靠近,很可能会被补给船的反作用力掀翻。”无奈之下,吴经和吴勇鹏只能抓紧皮艇,在海涌的颠簸里等待时机。

“不想此时又突然下起暴雨,我们瞬间被淋成了落汤鸡。”就这样,吴经和吴勇鹏被困在皮艇上,在海涌和雨水的折腾下,度过极为难熬的两个钟头。

然而两人不知真正的惊险还在后面。

跟随补给船返回三亚军港时,由于补给船无法靠近港口,港口方面派了一艘拖船出海接人。“不曾想由于风浪太大,拖船都没办法靠近补给船,最后只能放下一艘小艇,让我们坐小艇转移到拖船上。”让吴经一行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的一次简单“换乘”,却充满了惊险。

“无论小艇还是拖船,都在风浪的裹挟下剧烈晃动,而我们需要走过临时架设的悬桥,从小艇转移到拖船上,期间稍不留神就可能跌进海里。”吴经记得走过悬桥时,自己的一大包行李在摇晃中差点掉到海里,而自己压根不敢伸手去抓。

“虽然惊险,但是想到驻岛官兵们常年在岛上,只能靠电话与家人联系,我们就觉得做的一切都值得。”吴经坚定地说。

“再苦,我也会去的!”苏训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庄严地发言时说,畅通的移动信号让驻岛官兵和三沙渔民的思乡之情得到慰藉,这让三沙网络建维团队的队员们愈战愈勇,尽管困难重重,却从未想过放弃。苏训以亲身经历的真情讲述,展示了团队成员颠簸于万里海疆为祖国南海通信事业奋战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他表示,三沙网络建维团队作为千千万万基层工人队伍中的一员,将继续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工人先锋号”带头作用,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保卫祖国南大门再立新功。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