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8/6/28 16:51

二次号码使用隐患多破解难题需多方携手共享信息

人民邮电报  王君兰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手机号码成为互联网平台中主流的账号注册、身份认证和维护密码安全的重要工具。与传统PC端使用邮箱注册的方式相比,手机号注册拥有更安全、快捷、及时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手机号承载了过多的附属信息,一旦二次使用,就有可能出现无法注册App、无法绑定或解绑金融账号、新用户接收到与老用户相关的短信以及电话骚扰、新老用户同时登录平台以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号码资源短缺

催生二次号码重返市场

日常使用的13X号段,所含的号码数量最大理论值为1亿个,近年来陆续增加了14、15、16、17、18、19等号段,总号码规模为几十亿个。但排除特殊通信领域专用号码后,实际可供用户使用的号码并没有这么多。按照电信号码使用规则,通常达到理论容量的50%即意味着号码资源利用率接近饱和,需要扩容。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未来移动号码的缺口将非常大。2017年8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新号段的《电信网码号资源使用证书》,其中166、199开头的号段就是专为物联网业务提供服务的。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机器与机器间无线通信(M2M)连接数接近2.4亿,未来相关领域移动号码的缺口相当大。可见,号段属于“稀缺资源”,运营商购买、使用号段需要成本,如果所有旧号都弃之不用,将是一种资源浪费。目前市场上除了新出的特殊号段外,如中国移动拿到了165开头的号码,普通号段中基本都有二次号。

根据《电信条例》《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的规定,码号资源归国家所有。对用户而言,当其手机号被运营商收回后,就丧失了对该号码的合法使用权。现实中,未办理停机保号业务且停机超过3个月的手机号,或者用户主动注销的手机号,将被运营商回收,保留一段时间后重新发放给新用户使用。

手机号码承载太多附属信息

二次号使用磕绊多

《电信服务规范》规定,移动电话号码冻结时限最短为90日。将90天作为二次放号间隔期的标准,是考虑到在传统狭窄的社会关系模型中,停机3个月足以导致社交关系网自动默认该号码已失效,机主也会告知周围人新的联系方式。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号码承载着点对点联系、系统短信群发、互联网应用注册及验证、安全软件标记等功能,即便号码停用,这些功能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依然存在。

由于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并不共享,当号码注销后运营商只能将自己系统内的用户信息删除,无法预知用户手机号绑定了多少应用,对于绑定的第三方平台信息没有变动权限。此外,注册容易、注销难的现象也在互联网平台中普遍存在,互联网应用不计其数,部分平台注销入口隐蔽,抑或是注销流程设置烦琐,导致用户无法解除捆绑信息。今年1月,工信部强调,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用户终止使用后,为用户提供注销账号的服务。不过,目前大部分平台仍没有提供便捷安全的注销服务。

破解二次号码使用难题

需多方携手共享信息

手机号码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个人标识,也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重要的安全堡垒,政府监管部门、信息通信业、互联网企业等多方主体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和解决新的任务与问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牵头成立码号服务推进组,开发了码号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计划通过推动移动互联网、金融、电信运营商等领域电话号码应用、资源的信息共享来解决“二次号码”等难题。但共享的前提是互联网企业开放用户数据并主动提供注销及解绑服务,运营商在一个号码停用后或复用前将其提供给互联网平台,每一个互联网应用必须及时比对这些数据。而平台想要稳定运作,需要围绕码号资源共享建立相关制度,强制相关领域的企业提供注销、解绑、信息更改等服务。

对运营商来说,要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例如,提醒用户放弃手机号前要及时解绑各类已绑定的账号,以免造成经济损失。未来可考虑完善手机选号系统,对一手号码和二手号码进行分类,增加用户的选择权,保障用户的知情权。目前,运营商就二次号问题推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如中国移动推出二次号查询服务,通过比对手机号码入网时间和应用注册时间,判断用户身份,反馈认证结果,但该服务目前仅限商用接入,尚未完全覆盖个人用户。 实际上,大部分用户更换手机号是因为更换生活居住地区、更换更实惠的套餐、获取新用户优惠等,随着提速降费的推进,漫游费、老用户套餐选择权等问题已一一解决,未来如能更方便地进行携号转网,可大幅减少用户更换手机号的情况。

对互联网平台来说,应不断完善功能设置,设计便捷安全的账号注销或手机号更换通道,避免“更换新手机号需要旧手机号接收验证码”的死循环。应根据用户的行为模式,如位置变迁、终端变化、操作系统除正常升级外的异常等,出现使用环境变化时应要求用户重新验证;互联网平台可设置一个间隔周期,如某号码超过特定时间未登录又重新登录,应启动安全保护,降低二次号复用给新老用户带来的风险。

此外,应建立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换机制。目前,遇到二次放号带来的手机号不能注册或注销等问题时,新用户往往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证明码号归属的真实性,验证手续烦琐。如果能在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一旦手机号码易主,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运营商进行核对验证,快速注销原用户的网络信息,并对新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完善。如中国电信的手机号码可被注册为QQ号,为了避免“二次放号”导致QQ被盗,腾讯与中国电信达成协议,电信定期向腾讯报送销户号码名单,腾讯根据该名单删除相应的QQ号码。

全社会应增强诚信契约意识。用户自身需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一定要有“解绑”的意识。用户在更换手机号后,微信、银行卡、网络支付App、常用网站、网盘等绑定信息必须一起删除,防止出现隐私被窥探、银行卡遭盗刷等问题,同时也避免给后续码号使用者造成影响。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