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7/9/11 07:42

工信部罗文:扎实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

C114中国通信网  岳明

C114讯 9月11日消息(岳明)在上周开幕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在出席主峰会致辞中表示,发展物联网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举措,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等战略实施的带动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促进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链开放协作为重点,加快建设物联网泛在基础设施,不断创新物联网应用服务模式,持续优化物联网发展环境,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物联网时不我待

总书记指出,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物联网,对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增长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全球物联网技术创新空前活跃,物联网MCU、窄带物联网芯片、新型传感器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有力地推动了物联网的应用普及。

据相关研究,2016年全球具备联网及感测功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美元。物联网技术与基础软硬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全方位融合,开启了全球智能电子产品的创新浪潮,新型智能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快速发展,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其次,物联网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驱动经济创新升级的重要动力。随着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的拓展深化,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不断融合,催生出以车联网、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

第三,物联网跨界融合应用深入推进,成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的关键要素。通过跨行业覆盖和跨领域应用,物联网与传统产业日益渗透融合,帮助传统企业实现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方位变革,激发出传统产业的创新潜能。

第四,物联网泛在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成为支撑智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物联网正在成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据统计,全球40%的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机器到机器(M2M)业务与应用,全球每天约有550万新设备加入物联网。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等战略实施的带动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产业生态体系日渐完善。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

基于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移动通信网络,已部署的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突破1亿。物联网产业规模已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6年超过9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与此同时,涌现出一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联网领军企业,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在物联网领域已经建成一批重点实验室,汇聚整合了多行业多领域的创新资源,基本覆盖了物联网技术创新链各环节。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超高频和微波RFID、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智能图像传感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面向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组网技术获得突破,窄带物联网引领国际发展。物联网标准体系初步构建,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逐步提高。中国物联网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这当中,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很好地发挥了先行先试的引领示范作用。

行业应用领域加速拓展。通过深入开展试点示范,物联网在交通、物流、环保、医疗保健、安防、电力等领域开始规模应用,在便利百姓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优势日益凸显。中国现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无锡、杭州、重庆等地综合运用配套政策,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培育重点企业,已成为推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地,带动作用显著。

扎实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

罗文指出,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物联网产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比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能力依然薄弱;行业应用规模不足,层次偏低,成熟的商业模式仍然缺乏;标准体系特别是跨行业应用标准仍有待制定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设施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

工信部将以促进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链开放协作为重点,加快建设物联网泛在基础设施,不断创新物联网应用服务模式,持续优化物联网发展环境,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完善物联网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创新资源,打造一批面向行业的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促进应用单位与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分析与挖掘、物联网标识与解析等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制定,加快车联网、智慧健康服务、智能家居等产业应用标准研制,建立健全物联网标准体系。支持各类物联网产业和技术联盟发展,促进资源共享、产需对接和产业合作,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第二,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物联网规模化应用。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实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推动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深度感知、动态监控、数据汇聚和智能决策,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面向农业、物流、能源、环保、医疗等重要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物联网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应用。鼓励物联网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健康服务等领域应用快速增长。支持无锡、重庆、杭州、福州等示范区建设,推动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

第三,完善服务平台,提升物联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共性技术、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应用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公共服务能力。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面向物联网应用提供科技金融、政策咨询、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促进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建立物联网发展评估体系,加强物联网统计监测和发展评估,为推动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第四,注重安全可靠,增强物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关键安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强化安全标准的研制、验证和实施。加强物联网重大应用和系统的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护工作,增强物联网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和重点领域应用的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物联网安全等级防护制度,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全面提升物联网安全可靠保障水平。

第五,深化国际交流,提升物联网产业开放合作水平。依托政府间对话机制,大力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交流,积极促进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支持海外企业和人才参与中国物联网研究开发和项目建设。支持中国企业与国际优势企业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合作,联合建立国际产业技术联盟。支持物联网企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全球物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