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8/12/24 16:09

原广东汕头市邮电局局长周得中:我用60年为你建一座连接世界的“桥”

人民邮电报  

从带头做人工交换的青年骨干,到步步推动广东汕头通信发展的“引路人”,周得中,一位生在南京,却把毕生心血倾注在汕头通信事业的电信人。让我们走近他,听他讲述他和这座“通信之桥”的故事。

以退为进,机器不行人工上

我是南京人。1956年4月,刚从南京电信学校毕业的我,分配到广东汕头邮电局当一名市话技术员。那一年,我24岁。我没想到,这一待,就是60多年。

我刚到汕头的时候,汕头的通信很是糟糕:设备是匈牙利侨胞留下的,虽说是1000门的容量,但实际上顶多也就是60线可以同时通话。电话在当时是“稀罕玩意”,只有政府部门、单位和商业公司才有。老百姓要打电话,就得到邮电局排队打。而长途电话更是只有两条线可以同时通话,单位打长途电话还要交预备金。汕头是侨乡,很多人要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亲朋联系,但经常有人在小公园邮电局那儿排队打长途电话,从早排到晚也没能打上。

当时,各地的通信设备必须由国家统一调配,而全国只有河南一家工厂在生产步进制交换机,要等分配到广东,到汕头,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设备满足不了大家打电话的需要,等又不是办法!那干脆,就倒退回去,做人工交换机吧。我拉了一帮同事,自己买材料,按照学校学的,对着书上教的,自己装,自己试,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搞了600线的人工交换机。虽说用人工转接很辛苦,但总比让大家排长队还打不上电话好啊。就这样,靠着残旧机器和人工的相互配合,我们撑过了20世纪70年代初汕头通信的“荒芜时代”。

借鸡生蛋,开放心态搞通信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那一年,汕头市邮电局启用国产JZB-1A型步进制2000门市内自动电话交换机。1980年7月,我们自行研制的600门准电子自动电话交换机也在潮阳县邮电局安装使用。

尽管如此,在汹涌的改革开放浪潮面前,汕头的通信状况仍是捉襟见肘。通信要发展,设备就得升级,设备要升级,资金就得跟上。但升级设备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成为困扰时任信息办公室主任的我的一个难题。

机缘巧合,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访问广东省的时候,透露了新加坡有一批二手的交换机即将“退役”。省里便在开会时询问各地市是否有意承接这批设备,当时与会的地市都觉得,等着国家分配新的设备多好,没必要去承接别人的“二手货”,所以都不吭声。但我听说那批交换机是纵横制的,纵横制怎么都比步进制高级啊,为什么不要呢?

于是,我带着一个技术员来到新加坡,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整套设备的里里外外情况摸了个遍。我们惊喜地发现,这套设备几乎是全新的,新加坡方面嫌这套设备占地太大,急着要把它换掉。设备过关了,但我们没钱买啊。还好李光耀夫人是潮汕人,对家乡有感情,便答应只收我们运费,运回来,设备就归我们了!

就这样,我们欢天喜地地把这台设备从新加坡“接”回了汕头。再经过一系列的安装调试、场地建设和人员培训,1985年7月,这台7000门纵横制市内电话交换机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2月,粤东1800路微波在汕头金砂路微波站交付使用。随后,汕头还建设了地下电缆,整个通信逐步呈现出立体式发展的态势。

也凭借这只来自新加坡的“金鸡”,我们挖到了“第一桶金”,有了进一步升级设备的“底气”。

生生不息,改革就要彻底改

虽然“鸡”生了“蛋”,也部分解决了市内通话的问题,但汕头通信面临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很多外商想来汕头投资,但是长途电话经常打不通,货物进出、经营生产的信息没法及时传递的情况还是很普遍;老百姓对外通信的要求也愈发强烈。

当时作为汕头市邮电局局长,我知道,还得继续改革,而且要改,就得彻底改!我开始联系加拿大、法国、日本等设备商,准备引进国外更先进的设备。经过一番比较,加拿大的交换机容量太小,法国的不仅价格高,售后也不好,最后我们选择了日本的NEC公司。

当时,全广东还没有成功引进程控机的先例,因为这里边涉及了前期谈判、安装,后期使用、维护、人员等诸多因素。我带着一个学日语的员工到日本考察设备,还请日本人来汕头实地考察是否适用。在引进设备的谈判中,我们向日方提了两个条件,一是我们购买设备,你们必须帮我们培训人员,二是要负责安装好,只有设备真正用起来才算数。

日本公司同意了我们的条件,于是我就在汕头成立了计算机站,派了两个技术人员到日本培训学习,所有人员全部重新培训。当时邮电局里的大学生很少,我们就从年轻的高中毕业生里挑了50人,专门请北京邮电大学的老师来上课,让他们学习专业操作维护技能。这批年轻人后来分布在汕头电信的各个部门,成为各部门的骨干力量。

1987年2月,经过多番努力,我们从NEC公司引进的多功能程控交换机1.2万门(另包括5000线长途)正式开通,这基本解决了汕头特区内外通信问题。在当时,这也首开了国内中等城市程控先河。程控机开通那天盛况空前,汕头市的主要领导都到齐了,许多华侨代表也现场与海外亲朋连线通话,兴奋异常。在那年的“潮汕十年改革20件大事”评选中,汕头邮电局“引进先进设备,发展通信建设”名列其中。

电话打通了,我又请南京邮电大学的人员帮我们设计安装了整个计算机网络,搭建了自动计费系统,实现全汕头联网。这样,老百姓不用东奔西跑,就能够在各个营业点进行联网查询和缴费了。

发光发热,活着就要有价值

1992年2月,当年从新加坡接回来的“金鸡”——那台7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正式退休”,汕头市区实现市内电话程控化,走在全国中等城市前列。 而此时,电信业务也已不仅仅局限在固定电话上了。像BP机,汕头从1988年无线寻呼系统开通,用户不足两千户,到1997年全市寻呼台46家,用户发展到35万户。还有数据通信,2000年,汕头开通现代通信网—宽带城域网,再次走在全国同等城市前列,汕头市成为全国首批100家政府上网城市之一。

从早期做人工转接,到后来去新加坡“借鸡生蛋”,再之后赴日本引进程控机,技术的更迭和设备的升级,归根到底,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没有一方沃土培养和留住人才,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为了引进和留下人才,在任期间,除了给他们定期开展培训和补贴以外,我们还为已婚的职工分配住房,还专门开办了幼儿园,方便职工孩子上学,“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职工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1992年,我到了应该退休的年份。当时遇上数据交换节点要在汕头开通,我想,作为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应该还能起到一些作用,就延迟了退休。

如今,86岁的我已彻底变成了一个“汕头人”。我还是会去参加每个月的党支部会和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虽然通信业的发展已今非昔比,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多听听,多看看,见证这方我曾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乐土越来越好!

口述:周得中 整理:林凯鹏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