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7/6/23 14:21

日本新华侨报:日本为何沦为智能手机时代的看客

中国新闻网  蒋丰

日本新华侨报网23日刊文称,中日两国民众都很爱“玩”智能手机,但“玩”的内容却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热衷于智能手机,不仅是玩还有“购”等消费行为。然而,日本消费产业模式长期封闭单调,早已跟不上“短平快”的网络时代。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德国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以每天使用智能手机3小时左右,位居世界第二。而日本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时间也在两小时左右,与中国人不相上下。看上去,中日两国民众都很爱“玩”智能手机。可是,扒开这个“玩”字再仔细一瞧,两国却有着天壤之别。

日本人的“玩”,真的就是玩,打打游戏聊聊天。别说二维码扫码支付、互联网金融理财、共享单车等,就是开通手机网上银行的人也寥寥无几。偶尔从媒体上看到中国那些有关智能手机的新名词,很多日本人都是一脸懵。

资料图:一位中国市民正在使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作为发达国家,日本与中国相比,在不少社会建设和产业模式上是过来人。然而,近年来日本对中国的日新月异开始频频感慨,包括对中国人高频使用智能手机创造的各种模式,俨然是一个进入新奇世界的小孩子。”

日本学者中岛惠近日在日本《钻石》周刊上,对上述现象发表了文章,引发各方关注。其实,中岛所感并非一家之言,其观点恰恰代表了当今不少日本人和日本舆论的真实想法。

作为通讯和电子大国,日本在智能手机领域本应该有着更早发展、更为成熟的产业、消费和服务模式,而如今,日本只有坐在一旁对中国评头论足和大发感慨,令人深思。透过日本对中国智能手机发展的唏嘘,可以窥视到其经济产业、社会生态和国民心态的不少深层次问题。

第一,日本消费产业模式长期封闭单调,早已跟不上“短平快”的网络时代。中国人热衷于智能手机,不仅是玩还有“购”等消费行为。

纵观当下,电商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流,其代表着更便捷、开放、高效的销售和消费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电商、微商的蓬勃发展,是支撑中国智能手机不断进行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

相比之下,虽然电商也在日本拥有一定基础,但无论从体量还是潜力上看,已经被中国远远超越,要想反超难度不小。

第二,社会封闭和经济停滞,导致日本国民接纳新鲜事物能力不断降低。虽然日本在制造、设计和时尚文化等多个领域都走在时代前沿,但依然无法掩盖日本社会对一些新生事物日益加重的钝感。

例如,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移动钱包与各种生活助手,微信、支付宝等方式代表着中国人积极接纳“无货币化”的前卫消费观念。相比之下,日本绝大多数销售行业还延续着最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黄金在某些场合还是硬通货。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钟情之外,恐怕还有消费者日益固化的心态和难以转变的行业习惯等。这也是日本社会及闭塞的一种外在体现。

资料图:中国一电动汽车充电站,司机可扫码充电。

第三,日本社会老龄化加剧,缺乏创新活力。智能手机快速融入中国国民生活,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更具味道,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中国社会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年轻心态和生态。这得益于中国广大年轻一代不甘寂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正面临超老龄化等严峻课题,使得日本社会心态也整体趋于“老龄化”,很难再去接受先进的电子化生活理念。同时,日本新生代年轻人成为“迷失的一代”,缺乏对社会发展、国民生活、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的关心和热情。

第四,日本政府在相关产业基础建设和服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充满活力的背后,是各级政府行政层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包括对相关电子企业的扶持、公众场所无线网络的大力普及等。说实话,安倍政府并未下大力气为日本民众享受更便利的电子生活采取有效措施,更多是玩一些“口号游戏”。

小小的智能手机,折射的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而日本人对中国人“会玩智能手机”的感慨,恐怕也包含着诸多心酸和无奈。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