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7/8/18 15:02

铁塔人在“生命禁区”成就创业壮举

人民邮电报  蒋水林 焦珊珊

阿里位于西藏西部,与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和国家毗邻。阿里地区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提到阿里,我们很自然会想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这里是我国自然条件极为艰苦恶劣的地区之一,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米以上,一年中有半年多都是白雪覆盖,平均温度在15℃以下,含氧量不到内地的60%,冬季含氧量仅为50%左右,很多人来到这里会有严重高反。因此, 阿里被称为“生命禁区”。

中国铁塔阿里分公司于2014年12月19日挂牌成立,成立之初只有5个人,借用电信公司传输局一间屋子办公,从零起步,艰苦创业,一路克难攻坚。两年多后人员扩大到29人,承担着分布在30多万平方公里的662个站址的维护任务,最远的站址距离阿里行政所在地狮泉河镇1100公里,接近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阿里铁塔人从未退缩,始终以饱满的创业激情勇往直前,竭尽全力为运营商客户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生命禁区”内网络畅通。近日,记者走近“生命禁区”里的铁塔人,聆听他们一路跋涉而来的感人故事。

冲锋队长——格桑罗布

格桑罗布,现任中国铁塔阿里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是一位工作起来雷厉风行的藏族汉子。他结婚才4天就被派到阿里地区工作,一家人过着三地分居的日子,大的孩子在拉萨上学,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他的爱人带着小的孩子在日喀则工作生活,一家人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来到铁塔之后,格桑罗布几乎没怎么回过家,可以说,他为了公司的创业发展,牺牲了家庭的幸福。

格桑罗布微笑着对记者说:“其实这是很多在阿里奋战的人的家庭常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必须作出些牺牲。”格桑罗布对待工作极其认真严苛,自身也像队长一样冲锋在前。就拿存量资产清查工作来说,格桑罗布3个多月行程23583公里,白天在外选址、协调、签订合同,晚上加班整理资料,他把“战场”放到崇山峻岭之间,把“办公室”转移到铁塔上、机房里,爬冰卧雪、废寝忘食,为了清产核资工作早日完成,为了让通信更好地改变高原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以坚强、坚守、坚韧的品格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距离遥远,有时经常奔波一天才能清查一个基站,格桑罗布在路途中常与星空为伴。

2015年1月中旬,格桑罗布率队的清查小组被困在普兰县境内,车子动弹不得。格桑罗布长达十几年在阿里边境从事通信工作,经验丰富,他事先做好了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与其被动地等待救援,不如主动出击,徒步去下一个基站。格桑罗布一声令下,所有队员穿起了雨裤,背着沉重的清查设备,踏雪卧冰,蹒跚而行。由于道路地形复杂,滚石雪崩、踏空坠崖,生命危险无处不在,他们硬是用四天时间完成了对两个站址的清查。长时间与寒风为伍,与冰雪为伴,等他们回到营地时,司机师傅几乎认不出他们。

人如其名的“志强”

刘志强,中国铁塔阿里分公司建设部经理。人如其名,刘志强在铁塔公司的两年多奋斗史很好地诠释了“志强”二字,他带领团队两年多完成了阿里地区通信行业近十年新建站址两倍的建设量。

有的站址建设,他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回想起今年6月日土县扎普村的站址建设,刘志强至今后怕。他说:“那一刻困在里面,真担心就这么交待在荒野里了。”

扎普村的基站站址建设在海拔5980米的高山上,到达站址需要经过一片草地。6月是西藏的雨季,雨说下就下,草地积水泥土松软形成了沼泽地。刘志强建设团队驾驶的头车不小心陷入了沼泽地中,后面的几辆车为了把头车拉出来也相继陷入沼泽地中。经过一番折腾已到晚上,车辆始终无法拖出来,遭遇困境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村庄大约有60公里路程,由于没有信号电话无法拨打出去,刘志强和建设单位的伙伴们彻底失联了。雨天夜里气温骤降至零摄氏度以下。由于原来预计当天能返回,刘志强他们并没有携带太多衣物和补给,在这样的低温野外,衣服湿透的大伙都被冻得瑟瑟发抖。刘志强心想:“这么下去肯定不行,会有生命危险,必须尽全力把一辆车拖出来开到安全的地方。”

经过半个小时雨中奋战,他们在几个车轮下挖下30多厘米的深坑,终于把其中一辆车从泥潭里开了出来。回到村里,刘志强跟村委会沟通,第二天又向当地乡政府请示,调动挖掘机前往事发地拖被困车辆。当第二天他们救援车辆时,第一辆挖掘机也陷进沼泽地中,后来又调用了第二辆挖掘机才把先前陷入沼泽地的挖掘机和车辆全拖出来。

去年8月,改则县的建站经历也让刘志强印象深刻。改则县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基站站址建设在5980米的山顶上,山脊坡度达到60度左右,建站所需物资无法通过车辆运到山顶,只能通过挖掘机一步一挪往上搬,足足用了6天时间才搬运完。

雪地奋战48天的米玛次仁

阿里地区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雪季,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很多政府人员来说,这几个月基本就是“猫冬”。但是对于铁塔维护人员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猫冬”,这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段。

“在铁塔资产从运营商正式接收过来之前,我们的大量资产清查工作都是在雪季中进行。”中国铁塔阿里分公司维护部经理米玛次仁对记者说,“450多个存量站址分布在7个县超过3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我们和运营商于2015年1月启动资产清查,当时气温零下15摄氏度以下。我们带上干粮驱车在白茫茫的雪地里行进,最远的站点距离超过400公里,饿了就啃干粮,渴了就喝雪水。札达县和普兰县的站址普遍建在山腰上,清查更为艰难,我们在快齐腰的大雪中往山上行进,最艰难的站址要走3个小时雪路才能抵达。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最多只能清查8到9个站址,在雪域中清查站址足足持续了48天。”

阿里地区日照充足,当地铁塔公司85%的站点依靠太阳能板供电,这些站点普遍建在山顶上。在雪季里,太阳能板被积雪覆盖,电力系统失去动力,只能依靠人工扫雪恢复太阳能电力供应。在长期的维护工作中,米玛次仁也总结出了一些创新的维护方式,比如在一些大雪封山的地方聘请当地乡政府留守人员帮助扫雪,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实在不行,只能开车进去然后把油机抬到山上的基站进行应急发电。据米玛次仁回忆,抬油机最长的一次足足抬了六七个小时,到达基站站址位置时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差点坠崖的陈万江

陈万江是中国铁塔阿里分公司普兰县的区域经理,四川西昌人,来西藏已经三四年,是个不到30岁的年轻小伙。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差点将生命定格于今年6月。

今年6月,普兰县连续几天突降暴雪,气温骤然降低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断站严重,客户感知度低,陈万江前往客家村站点进行维护,这个站点的保障还有着重要的维稳意义。陈万江和代维伙伴连夜驱车近30公里前往该站点,当他们驾驶车辆尝试开到山顶上时,由于路滑他们的车辆突然失去了往上冲的动力,脚刹、手刹全部用上也无法阻止车辆倒退,右后方就是一处悬崖,再往后退就会有车翻人亡的危险。千钧一发之际,陈万江发现斜后方有一堵墙,他像见到救星似的猛打方向盘,让车辆尾部撞过去这才使失控的车辆停下来。大家赶紧下车,全部瘫坐在地上,连呼庆幸。

惊魂未定,重保维护工作还得继续,此时已是夜里12点。陈万江等维护四人组穿上军大衣,抬上近300斤的发电油机往山头的目的地基站前行。陈万江的个子最小,发电油机的重量就向他这一侧倾斜,但他一直咬牙坚持着。“当时天气非常寒冷,嘴里哈出的水汽在衣领处马上就结冰,冰碴儿把下巴摩擦得非常疼。”陈万江对记者说。经过三个小时的坚持,他们终于把发电油机抬到基站处。凌晨3时,发电成功,他们这才有空回想一下刚才那一幕究竟有多么凶险。

剃光头的美女——张艳

美女张艳,为了爱情从新疆乌鲁木齐来到阿里进入铁塔公司工作,是中国铁塔阿里分公司最初的五个“元老”之一,负责财务工作。对于阿里的印象,张艳说冷,非常冷!在最初租用电信传输局的房间内,没有暖气,冬天下雪零下十几摄氏度只能用电炉子取暖。但由于电压不足,用电炉取暖经常会引起开关跳闸。为了不影响电脑工作,她们忍痛不开电炉,硬撑着在零下几摄氏度的房间里办公。

张艳在同事中最“出名”的事就是莫名其妙剃了光头。在记者的追问下,张艳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2015年10月,公司处于存量资产接收的关键阶段,大家经常加班到深夜十一二点。由于工作异常紧张, 连洗头发的时间都很难满足,而且张艳发现自己头发掉得厉害,才20多岁就长出了白头发。为了省事,张艳在某一天断然把一头秀发剃光。她的爱人看到非常不解,抱怨地说她“神经病”。格桑罗布还以为她生活中遇到什么大的变故,关切地询问原因。当得知实情后,格桑罗布给女员工下了个“福利贴”:女员工不用跟着他奋战到深夜,男子汉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

* * *

以上的几位员工仅仅是“生命禁区”里的阿里铁塔人艰苦创业的代表,还有很多踏实干事、不善言辞、默默奉献一切的员工,他们同样可敬可爱。比如,被亲切地称为“阿里活地图”的区域经理洛桑次仁,他原来摔断过腿,在腿里面植入了钢板,三年来工作繁忙得都顾不上去医院拆除钢条。每次从雪地里回来他的伤腿都会发疼,需要靠到炉子旁烤火才能缓解疼痛。再如,负责物业工作的杨元宝,“5+2”“白+黑”,把繁重而琐碎的物业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在整个区公司都称得上先进。在采访中,当记者问阿里铁塔的员工“业余时间做点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加班”,因为他们基本都是租住很狭窄很简陋的民房,经常遭遇停水停电,工作繁忙、住宿条件恶劣,加上偏远地区周末没有什么可以休闲娱乐的地方,公司反而成了他们最温馨的地方,还能和很多同事一起聊聊天、说说笑,缓解压力,也是有个伴,没那么孤独。阿里铁塔公司办公大楼至今没暖气,多少患有痛风的员工冬天里忍受着痛苦,多少年纪轻轻的员工在长期缺氧环境下感慨“记忆力衰退”……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坚守着、奋进着,他们对记者说:“保障‘生命禁区’内网络通畅这个事总得有人干,这份责任和使命总得有人担!”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