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21/6/17 15:53

专访中国移动黄宇红:5G征程现峥嵘,通信产业续新章

C114通信网  李亚利

C114讯 6月17日消息(李亚利)从2019年6月发牌,到2021年6月规模商用,回首5G近两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高歌猛进”来形容。

在2021年世界5G大会即将到来之际,C114特邀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接受专访,畅谈5G发展脉络,直面产业发展挑战,并以发展的眼光探讨6G愿景与需求。

黄宇红用“三个前所未有”高度概括了当前国内5G整体发展趋势,同时也坦言5G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中尚且存在商业模式创新难度大、行业应用需求差别大以及标准和终端等问题。作为全球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牵头5G国际标准制定,联合产学研用推动信息通信产业转型发展。

5G发展速度快、应用多、中国贡献大

商用近两年的时间,5G正在全球快速部署和商用。据GSA统计,截至2021年4月底,全球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3家运营商正式启动了5G商用服务。

对于5G发展现状,黄宇红总结为“三个前所未有”:一是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的快。按照工信部数据,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超过81万座5G基站,占全球70%左右。中国移动已经建成超过46万座5G基站,在全国340余个城市提供5G服务,5G套餐客户数超过2亿。

二是5G行业应用前所未有的多。“‘一载耕耘,百舸扬帆。’如果说一年多前谈5G,更多的是一种设想、一些方案,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已经有很多应用成功落地实施。”黄宇红介绍,中国移动已经面向15个行业落地100多个全国龙头企业示范项目,各省也已经有2千多个本地行业应用落地,例如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港口等领域,很多企业已经切身体会到5G带来的生产效率及安全程度的提升。在个人应用方面,也有不少特色应用快速发展,中国移动的“5新”:新看法、新听法、新用法、新玩法、新拍法,基于超高清视频、VR/AR、5G消息、视频彩铃等,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应用。

三是中国贡献前所未有的大。我国主导的技术方向包括中频段5G、大规模天线已经成为主流;我国牵头制定并主导的5G SA(独立组网)模式也在全球率先商用,并获得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支持;我国积极贡献的5G第二个版本R16标准也已冻结,现在产业即将进入网络建设和应用阶段,这将使得5G能力更加强大。

直面转型挑战,承接行业市场新需求

5G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是运营商转型发展的关键,黄宇红坦言,推动应用落地的实践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尚且存在诸多方面的挑战。

第一,相对于个人客户,行业应用需求差别大。行业客户不仅需要连接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差异化能力解决其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要考虑到这些能力与原有协议和系统的兼容。第二,商业模式创新难度大。传统通信服务收费量纲相对简单,但对于5G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等应用,解决方案更加复杂,设备成本有待进一步下降,新商业模式还在磨合、探索中。第三,标准还需要完善。一方面,5G自身能力还不能满足一些行业特殊应用场景的需要;另一方面,5G应用的行业标准还存在缺失,使得很多行业不敢也不会复制具体应用。第四,行业应用终端差异大、成本仍然偏高,对于大规模发展仍是障碍。

有鉴于此,中国移动针对性地从各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案,与行业和产业客户协同,力求实现“需求共同发现、产品共同创新、项目共同交付、价值共同创造。”

对于差异化需求问题,中国移动一方面推出“优、专、尊”定制化网络服务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打造行业应用平台,目前已经推出9 one平台,针对工业、农业、医疗、教育、金融、城市、园区等,通过平台积淀能力,与边缘计算结合,开放给客户满足其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此外,针对工业互联网与原有系统兼容、满足多样性需要的特点,积极研发现场网解决方案。

对于商业模式问题,中国移动创新打造“BAF多量纲”5G专网商业模式,基于5G可靠优质的基础网络(Basic),叠加丰富多样的增值功能(Advanced),面向客户提供便捷、灵活、贴心的个性化服务组合(Flexible)。黄宇红强调,在“BAF多量纲”模式下,客户可以实现按单点菜,使用更便捷;支持带宽、速率、连接数等多维度收费模式,计费更灵活;同时提供定制化的分级权益体验,服务更贴心。

对于标准问题,中国移动一方面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国际标准组织3GPP积极贡献,确保R16标准如期完成,同时推进R17、甚至R18标准制定,不断丰富5G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跨行业合作组织,在我国的CCSA, 5G AIA、工业互联网联盟以及国际的5G AA, 5G ACIA、GTI等组织中与行业客户、伙伴共同研究融合标准,将5G推广到各行业标准中。

对于终端差异大、成本高问题,中国移动积极推动通用模组标准制定,研发推进面向行业的低成本芯片,通过“5G行业终端扬帆计划”凝聚行业需求,开展联合研发,推动行业终端向规模化和低成本发展。

两个“五年规划”,展开6G关键技术研发

按照移动通信十年一代的演进节奏,6G研究现已提上日程,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6G愿景需求制定、关键技术研究及概念验证工作。

黄宇红介绍,面向2030年商用目标,中国移动从2018年启动6G技术研究,并提出6G研发两个“五年规划”,即2020-2025年攻关6G基础研究,制定6G愿景及技术需求,突破6G潜在关键技术和6G总体系统设计;2025-2030年开展6G标准制定与产业推动,培育和孵化6G应用。

对于6G,中国移动方面认为有以下6个特征:一是场景虚实交互,支持通感互联网(可传递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交互式全息(全息物体之间可以进行类似实体之间的直接交互)等全新应用场景;二是能力多维协同,建立集通信、计算、感知、AI和安全等于一体的全新多维能力体系;三是绿色智能安全,与新材料、新能源结合,并将AI与安全融入网络架构的整体设计;四是网络立体覆盖,以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为主,卫星系统作为扩展和延伸,打造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网络环境;五是学科交叉融合,类脑智能、生命科学、量子信息、超材料等跨领域、跨学科的技术将在6G中加速融合;六是生态跨界开放,泛信息通信将在5G基础上进一步支持全社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与千行百业的融合生态持续升级。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6G研发方面取得初步进展:一是在需求方面,提出6G“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愿景和需求,于2019年率先发布《6G愿景与需求》白皮书,为业界广泛认可。

二是在技术方面,提出6G“三层四面”的网络架构和分布式自治网路、AI使能空口等关键技术,发布《6G技术趋势》、《6G网络架构展望》白皮书,申请相关专利近200个,发表论文30余篇。

三是在行业组织方面,积极参与Future论坛、IMT2030等6G研究组织,担任多个领导职务,牵头立项多个技术研究组,支撑发布多项报告和白皮书。近日,IMT-2030(6G)推进组发布的《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移动是主要贡献者之一。

 四是在平台构建方面,积极构建联合创新载体,先后成立中国移动-北邮联合创新中心、中国移动-清华联合研究院、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6G将重塑一个全新的虚实交融、智慧泛在的数字孪生世界。”黄宇红表示,后续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加大创新合作,与国内外产业界一起为实现6G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