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5/6/15 07:43

抗战老兵拜访手记:请给慈善多一点鼓励

C114中国通信网  张月红

C114讯 北京时间6月15日早间消息(张月红)70年前,为收复滇西失地,中国远征军、云南各族人民、爱国侨胞及盟军官兵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终将日寇驱出国门。

抗日战争结束后,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数千远征军老兵因伤或不愿参加内战而落户在他们收复的这片土地上。

今天,还有102位滇西抗战老兵生活在他们用生命扞卫的土地上。

老兵们的晚年生活

翁家贵老人,1914年出生,今年已经101岁,祖籍海南。15岁出国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打工,1939年25岁的他,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吉隆坡报名参军,回到祖国为国效力。

抗战老兵拜访手记:请给慈善多一点鼓励

据老人回忆,当年从吉隆坡回国抗战的年轻人共9批,他是第5批回来的,参军的热血青年们还有女扮男装的女同胞。他在吉隆坡时已经是一名汽车驾驶员,会修理汽车,被军队派去修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是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路,是为了抢运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于1938年开始修建。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刚竣工,就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也是中国人在战火中用血肉筑成的公路。

翁家贵会开车、会修车,负责运输修路需要的石料。修筑滇缅公路的物资条件异常缺乏,山区道路崎岖惊险,下雨天路滑更容易翻车,据老人回忆,当年一起回来的战友们有三分之一牺牲在修筑滇缅公路的过程中。

因为有一技之长,他被部队派去各地做运输工作,解放以后,也一直从事着开车、修车的工作,养大了五个孩子,如今和儿子一起生活,晚年幸福、让人欣慰。

101岁的老人,仍然思路清楚,家里挂满了他当年的荣誉见证,他一直为当年“回国参军是无上的光荣”,家中挂满了来自社会上各个机构和企业赠送的奖章、锦旗。

蒋有能老人,1931年7月出生,家里五兄弟,夭折三个,因为抽壮丁,11岁就参军,连枪都拿不动,在部队当勤务兵。

老人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出去打工,两位老人独自生活。

老人一见到志愿者就开始絮絮诉苦,腿上长了疱疹,特别疼,已经住过两次院,吃了药也不管用。老伴也是一个耋耄老妪,女儿已经外嫁,儿子在外打工,老俩口在家生活,一日三餐由蒋有能老人拖着病体做。老人的情况让人鼻酸,要是他腿痛到不能动,或者他再老一点,怎么办?志愿者们赶紧把捐款交给他,嘱咐老人先把捐款拿来看病,把疱疹看好。

抗战老兵拜访手记:请给慈善多一点鼓励

笔者仅跟随看望了几位老人,每一位中兴的志愿者在看望过老人以后,都有自己的感触——或欣慰、或牵挂、或震撼……

遗憾的是,当志愿者们的拜访记录发布在中兴通讯的官方微博后,一些读者的评论让志愿者们无奈而心寒,比如“这个老兵是个骗子,黄浦某某期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沽名钓誉”“作秀”……

为了寻访抗战老兵,中兴与当地统战部进行合作,由基层干部到县、乡、村查访,老兵们需要提供材料和证明,证实自己的抗战老兵身份。这些老兵如今都是八九十岁的高龄,他们的记忆力退化、各种证书材料大多数在那场十年浩劫前统统销毁,有的靠回忆战争,有的靠战友们相认、互相作证,想必证实自己的身份已经颇费周折。

一名叫龚静的中兴志愿者分享了他在探访时感触很深的经历:杨国其老兵,12岁参加抗日,71军28师,参加了松山血战。全连120多人,只有4、5人生还。2011年,老人在自家2楼拿起扫帚当冲锋枪,摔成重伤。战争的回忆将烙印住老人们的一生。

据笔者了解,美国军方为参加了伊拉克战争的军人,大量培训心理治疗师,帮助军人治疗战后心理创伤。

活到现在的老兵们,他们经历过抗日战争、内战、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等诸多劫难,听都没听说过心理治疗,一生坎坷,终于在改革开放后才等到吃饱穿暖的日子,人生也到了最后的暮年。

“老人家,您这一生也近百年,您想一想,最苦的是哪一段日子,最开心的是哪一段?”答案没有例外,战争是最不堪回首的过去。现在能吃饱穿暖的日子很开心。

从战火里走出来的这些老人们,愿望多么的简单,能走能动、有吃有喝就已经很满意了。

希望更多力量关注弱势群体

通过向志愿者们了解情况,很多老兵大多分散居住在云南宝山市多个区县下面的村寨里,年纪都已八九十岁,有的已经过百,和儿女住一起的生活还算安逸,有儿女出外打工的,就只能自己艰难度日。

施甸县统战部一名副部长告诉笔者,和儿女住在一块的老人,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关爱与看望以后,生活情况得到很大改善。他们活到这把年纪,身体都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每年的医药费就不少,成为儿孙辈们的沉重负担,政府和企业的探访又让他们变得有价值起来,像中兴一年捐助5000元,再加上其他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助,一位老兵比一个壮劳力一年在农田里忙活的收入还要高,老兵们的生活境况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就为了这些,企业号召员工捐助弱势群体,大大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条件,使这些一腔热血、为国牺牲的老兵们晚年生活安逸,如果能提升企业声誉、品牌形象,就就可以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企业效仿,他们会选择其他的弱势群体去帮助,这难道不是一大功德吗!

也许有些人不以为然,他们说,企业的最大责任就是利益最大化,保障那些为国奉献的抗战老兵们生活安逸是政府的责任。但现实的情况是,政府只能做到广覆盖,使每一位中国人都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更好的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只能靠社会更多力量的投入。

所以,请给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企业多点赞。十年如一日的关爱抗战老兵,在第十一个年头,才向社会谈起帮助老兵的中兴通讯,值得我们多给一点鼓励!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