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9/3/20 16:27

这是一家百亿软件企业背后的故事

厂商供稿  

南京吹响“解放号

和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在南京做软件开发一度是件很痛苦的事。

某种意义上,软件开发是个To G的行业,政府部门是很多中小型软件开发企业的主要客户——至少,对南京的数百家中小型软件企业来说是这样。为了抓住订单,这些软件企业供应商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用来开拓客户,很难全力投入研发核心技术。

软件开发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作为采购方的政府部门也并不轻松。不同于硬件设施造价成本、质量好坏比对起来较直观,软件产品是否合适,往往需要专业力量进行评判,而这恰恰是政府部门在采购环节的短板。此外,软件系统需要相当长期的专业运维,但软件公司未必能存活那么久。政府部门迫切希望减少资源浪费,加速南京的数字城市建设进程。

为了帮助南京的软件行业破解这一难题,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携手华为云为南京带来了解放号,并针对政府数字化建设这个难题推出了“云集”项目。

“云集”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覆盖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服务平台。数字经济的“底座”是软件代码,解放号通过代码大数据给国内软件企业精准“画像”。未来,软件值多少钱,质量如何,软件代码中存在哪些潜在漏洞……都将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给出参考标准。去年9月,南京市财政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市推行“互联网+软件交易服务平台”新模式,实现信息化项目集约化建管。有了“云集”,未来政府采购需求都能在一朵“云”上集中和释放。真正实现“花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合适的软件供应商,保证项目按时完工投用”。

随着解放号的入驻,南京市软件行业的供需两端都得到了“解放”:政府部门采购软件再不必担心遇见不靠谱的供应商,采购成本降低、采购效率提升;几百家软件企业也可以甩掉包袱,心无旁骛抓创新了。

解放号+华为云:解放软件产业生产力

深耕软件行业多年,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CEO陈宇红博士对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有着深刻认知。在他看来,未来由软件定义世界,“大平台,小公司”是软件行业的变革方向,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提升软件行业的供给能力将是软件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基于对未来的这一判断,中软国际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在线交易及开发管理的软件生态云平台“解放号”。解放号汇聚了软件行业的供需两方,可为有中短期IT服务需求的客户、有服务意愿和能力的服务商、程序员等提供可信交易和可靠交付。

软件开发不同于泛品类众包,有着周期长、需求变化频繁、沟通协作要求高等行业特点。为了更好地保障交易交付过程高效完成、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实现线上开发,公测不久的华为软件开发云走进了解放号的视野。

华为软件开发云是集华为研发实践、前沿研发理念、先进研发工具为一体的研发云平台,面向开发者提供了从项目创建到配置管理、代码检查、编译构建、测试、发布等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与解放号在能力上有极大的互补性。

根据中软国际的预测数据,与华为云合作之后,在解放号平台发包的成本可以降低30%,效率可以提升20%。

2017年3月,解放号与华为软件开发云(DevCloud)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引入和集成华为软件开发云,深度绑定双方功能,面向开发者、开发企业提供一站式软件开发云服务解决方案,通过全生命周期工具支撑、精准匹配、代码复用等方式,高效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全方位解放软件行业的生产力。

随着合作的深入,2017年7月,中软国际成为华为云第一家“同舟共济”战略合作伙伴,在技术、营销、销售三个层面得到了华为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解放号也在进一步迭代升级,由此前的线上模式升级到了云上。

此外,中软国际结合各地软件基地的服务能力,携手华为共同打造了云上软件园。云上软件园依托于华为云,为园区和开发企业提供软件开发全过程服务、线上软件店铺等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除了已经落地南京软件谷的中软国际-华为云创新中心项目,更多云上软件园将于未来逐步落地全国各地。

跟华为合作“心有安放”

从2007年开始,陈宇红博士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同华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他看来,双方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高度互补:华为的优势在于覆盖大型集团型客户的能力,而中软国际的优势在于覆盖更广的地域和企业客户群体。

此外,华为踏实、可靠的文化与中软国际高度一致。华为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是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自然而然地,华为踏实、可靠的文化也延续到了华为云身上,无论是产品性能本身,还是对“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这一原则的坚持,都让包括中软国际在内的合作伙伴感觉到非常放心。

如今,从2009年正式牵手华为算起,中软国际与华为的合作已经走过了十年时间。中软国际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军的全球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收入过百亿,并在工程能力方面得到大幅提升,为完成公司从软件服务到软件工程能力输出的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觉得跟华为好好干好就可以了,这一辈子心有安放是真的。”回顾中软国际与华为的合作,陈宇红博士如是说到。

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彼此之间那份深深的信任,中软国际与华为用彼此支持与相互成全生动诠释了“同舟共济”的内涵。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