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9/7/8 15:16

MWC上海2019的观察与思考

StrategyAnalytics  杨光

5G商用牌照发放的影响之下,今年的MWC上海收获了空前人气。三大运营商的5G计划、令人眼花缭乱的炫酷应用、华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围绕NSA、SA两种架构的讨论与争议,都引起了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除这些吸睛话题之外,笔者也还注意到了其它一些较为重要的议题或较为新颖的提法。现在展会的喧嚣逐渐退去,愿借此机会与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回顾。

关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与定位

在MWC上海第一天的主旨演讲中,中国移动杨杰董事长提出“要把握‘四个转变’的新形势”,其中指出“信息通信技术从助力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加速转变”。这样的提法第一次见诸正式场合的公开发言,凸显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强烈需求,也显示了信息通信行业对自身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定位的期许和担当。

这样的提法究竟是中国移动自身的判断,还是已经成为行业主管部门或更高决策层的共识,仍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但回顾今年年初地方两会期间,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6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5G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内容,就已经显示出信息通信产业需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这样的转变也必将对信息通信行业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尤其是5G网络的建设计划与经营思路产生影响,使我们有理由对5G的建设速度有更高的期待。同时,在信息通信技术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核心引擎的过程中,信息通信行业也需要不断获得新的“燃料”注入,这既包括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比如降低5G站址获取成本、降低5G基站电价等等,也应包括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与坚持,只有充分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对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维持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才能保证信息通信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思考国际产业合作新的策略与方向

杨杰董事长在其主旨演讲中还提出了推动全球5G大发展的四项倡议,其中第四项“共建5G安全保障机制”尤其需要加以关注。笔者认为这一倡议体现了领先运营商对全球科技产业合作发展趋势的担忧与思考。

目前随着中美重启经贸谈判,两国贸易摩擦的紧张程度得以缓和,但以5G为代表的科技竞赛可能仍将长期持续,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成为在这一过程中阻碍全球产业合作、妨碍全球产业界构建利益共同体的主要障碍,也是华为等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主要的风险来源。为了保持我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长期竞争力,也为了实现全球产业界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都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构建一个长期机制,使全球产业界能够建立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共识,成为维持全球产业合作的必要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杰董事长提出的“加大网络安全领域研究力度、制定统一的网络安全标准和认证规范、打造全球互信的安全评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为构建全球产业界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共识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产业界已经在ITU3GPP、GSMA等国际标准化和行业合作组织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建立了可观的产业影响力。基于这些经验和影响力,我国产业界应有充分的自信,可以通过多边国际合作构建出现实可行的国际5G安全保障机制,并在其中维护我国产业利益,实现全球产业合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看到中国移动的这一倡议能够逐步付诸实践,能有实质性工作逐渐展开。

“公网频谱局域专用”会推动5G行业市场的发展吗?

垂直行业应用是5G为信息通信行业带来的新业务机会。在MWC上海期间,几乎每个与5G相关的展台上都会有关于垂直行业应用的展示。笔者也有幸主持了以“5G促进行业创新”为主题的5G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几百人的会议室直到最后一位演讲者发言仍基本保持座无虚席的状态。这些都反映出各行各业对5G的需求与渴望。

但也正是在笔者主持的论坛上,多位垂直行业代表都表示出了摆脱电信运营商,构建自己专用5G网络的意愿。他们或是希望能够确保对连接和数据的完全掌握,规避数据安全风险,或是由于运营商缓慢的工作流程和反应速度,无法满足他们快速变化的运营需求,都希望能构建自己完全掌握的专用宽带无线网络。这让笔者想到了德国监管机构为鼓励5G行业应用的发展,将3700-3800MHz频谱留作局域和区域5G应用的举措。这一推动5G专网应用的措施得到了德国企业界的广泛欢迎。可见,企业用户对专用5G网络具有某种共性需求,而频谱资源则是影响这一需求的关键要素。

不同于德国,我国尚未为5G行业应用分配专用的宽带频谱资源,这使得企业用户对专用5G网络的需求无从落地。而对于习惯了用标准化产品服务大众市场的电信运营商来说,面对千差万别的行业需求,也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尤其在5G部署初期,运营商需要在网络建设、消费者市场和行业市场等几个领域同时展开竞赛,对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都是极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下,与行业用户共建5G行业网络似乎也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中国移动在其“5G+硬核能力体系”中提出的“公网频谱局域专用”的思路就是一种可能的方向。

如果运营商能够与企业客户合作,利用运营商拥有的部分公网频谱,建设企业专用的5G网络,将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对5G连接的需求,加快5G行业应用的发展速度,也相当于利用企业资源帮助运营商完善5G的网络覆盖,在一定的合作框架内将也会有助于运营商公网业务的发展。

当然,具体的合作模式存在多种可能,企业与运营商的建设分工及利益分配,专网与公网的界面和相互关系等等,都有待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与实践将有助于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深入理解行业客户需求,充分积累服务行业客户的经验,并有可能发展出新型的跨行业合作模式。

O-RAN势头初起,未来影响需关注

MWC上海期间,O-RAN联盟召开了第三次“O-RAN产业论坛”研讨会,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了“开放参考设计理念、进展及未来演进策略”的白皮书,并向O-RAN联盟发布室分2.6G/3.5G两套白盒硬件参考设计。中国移动研究院还联合京信通信、Intel发布了业界首款商用5G云小站产品。京信、联想锐捷、佰才邦等企业也都在MWC上海期间展示了基于X86通用硬件平台构建的小基站系统。开放平台的引入和推广降低了无线网络设备市场的进入门槛,促进了产业链的繁荣,提升了竞争水平。据媒体报告,中国移动在2018年第四季度进行的小基站系统采购中,就已经有12家厂商入围,初步实现了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提升市场竞争水平的目标。至今年MWC上海,基于通用平台的小基站供应商数量又有进一步的扩大。可以说,O-RAN发展已迈过第一个里程碑,基于通用硬件平台的小基站方案已经有效提升了小基站市场的竞争水平,有望帮助运营商更有效地管理网络建设成本。

随着O-RAN小基站产品逐渐走向市场,产业界还需进一步思考其市场定位和中长期影响。一方面,相对基于专用硬件平台的传统无线设备,基于通用IT平台的O-RAN 产品可能更容易为企业用户所接受,从而使企业专网成为O-RAN发展的新天地。另一方面,目前通信网络发展愈发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电信运营商可能不得不为自己的网络发展制定所谓“B计划”,而O-RAN架构带来的开放竞争可能对运营商,尤其是预算紧张的中小运营商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些都可能会加快O-RAN产品从室内向室外,从偏远乡村向中高业务量区域的扩展,从而对在位的主流厂商构成压力,进而可能对整个产业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仔细审视,进而做出相应的中长期规划。

MWC上海规模庞大,议题广泛,本文仅就笔者关注的几个议题做了简要回顾。后续我们仍将对这些方向保持持续的关注,不断向行业同仁传递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