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21/4/1 17:50

干货满满:胡厚崑谈华为业务战略及芯片、手机、汽车等热点问题

C114通信网  蒋均牧

C114讯 4月1日专稿(蒋均牧)“去年小徐总(徐直军)在年报发布后给大家留了个悬念,说‘不知道明年还发不发得了年报’。一年过去了,去年留的这个悬念也揭晓了,我们还是如期地发布了年度报告,而且和往年一样继续由毕马威(KPMG)进行独立审计。”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

以此为开场白,他在年报发布会上分享了华为2020年的经营状况、未来的业务战略,并就美国制裁、芯片、手机业务、造车等外界关注的问题与国内外媒体进行了坦诚而干货满满的交流。

营收盈利双双正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打压升级等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下,华为2020年营收和盈利双双实现正增长,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这一年,我们不畏艰难,依然坚持以创新的ICT技术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全球科技抗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经营质量,全年经营业绩基本达到预期。我们将继续与客户及伙伴开放合作,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胡厚崑评价道。

他指出,在疫情期间,华为采取大量措施保障所有员工安全,以及尽快复工复产,从而在流量骤增的情况下助力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张运营商网络稳定运行。同时,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抗击疫情,向9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ICT设备、医疗物资等捐赠和援助。

财务方面,根据年报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基本实现了经营预期。

按业务划分,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0.2%;企业业务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23%;消费者业务收入4829亿元,同比增长3.3%。按地域划分,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849.10亿元,同比增长15.4%,在整体收入中占比达65.6%;其他地区因部分国家运营商市场投资波动、消费者业务无法使用GMS生态等影响均出现了一定下滑。

“华为去年确实是非常不容易。”在答记者问时胡厚崑坦言,美国的打压给华为带来了直接影响,对消费者业务,特别是手机产品影响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取得小幅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华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伙伴、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则是抓住了几个机会,比如疫情下对网络需求的增长、中国5G部署和行业数字化浪潮。而政企业务的持续两位数增长以及消费者业务中手机之外的“8+N”业务65%以上的增长,部分抵消了手机销售下滑的负面影响。

业务战略大方向没有改变

“最近经常有朋友问华为是不是要改变方向了,曾经也有媒体报道华为是不是要养猪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都不是真的。”胡厚崑表示,华为还是聚焦于ICT基础设施,扮演好社会数字化转型使能者的角色,以及为消费者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席卷全球的这场新冠疫情带来了很多改变,数字化不可逆转。华为发现,一个国家的ICT能力越强,越能抵消疫情带来的影响,也有助于在疫情后更快恢复经济。IDC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呈现出“六大永久变化”的趋势,统一的趋势是数字化进程将会加快。比如超过86%的大企业都预计将增加数字化投资,1/4增加20%以上;疫情后企业上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让进程提前了1-3年,去年华为云的增速即高达168%。

除了投资以外,企业的数字化深度亦不断增加。一般企业数字化始于toC的营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toC数字化一定会倒逼toB数字化,甚至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向上游供应商延伸。

ICT方面,胡厚崑强调,ICT发展对社会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华为是不可放弃的机会,华为还是立足联接和计算两大领域发展。联接上以“让联接无处不在”为目标,围绕5G、数据通信光通信持续进行投入,甚至还要实现一些理论的突破,从而带来更智能的联接以及更好的联接体验;计算上,为了应对多样化的场景,华为通过架构性创新满足来客户需求,在云、计算、数据存储等领域持续发力,最终“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在联接和计算重叠的部分是AI,它有赖于联接传输数据、计算提供算力。

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面向未来提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绕以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和影音娱乐为主的五大生活场景,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利用HarmonyOS、HMS、AI三层核心技术,驱动全场景体验升级,在此基础上与开发者和生态伙伴一起,持续打造服务和硬件两大生态。

据介绍,华为HarmonyOS是一款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已经在智慧屏、可穿戴设备以及车机上开始使用,下一步有计划在手机上推出,目前已经有20多家硬件厂商以及280多家应用厂商共同参与到HarmonyOS生态的建设之中。HMS生态则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全球集成超过12万个HMS Core应用,注册开发者超过230万,活跃用户超过7亿。

芯片满足toB客户需求没问题

华为的业务连续性问题去年引发了公众极大的关注。2020年5月15日,特朗普政府再度升级打压手段,仅针对华为修改直接产品规则,要求使用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在向华为或海思等关联公司供应部分芯片时,必须先获得美国的许可,试图以此切断华为芯片供应。

胡厚崑在回答媒体关于美国打压和多久能自产高端芯片的问题时谈到,对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其高度依赖的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冲突下被破坏了,但是不知最终谁会从中得益。

“从产业界角度,产业链上下游大家似乎都是受害方。华为去年部分业务的下滑,就是全球供应链被政治性破坏所致。上游的美国供应商也是受害方,因为并非华为不买就会有其他公司顶上空缺,很大一部分会转移到非美国的供应商。”他说,“而且由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中有很多不公平的长臂管辖要求,使得许多供应商未来在形成供应能力时,会想方设法避开美国因素(比如不使用美国设备或技术)。”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谁是赢家,上游美国供应商、华为以及下游消费者的利益都收到了损害。如果一个政治性决策让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都在受损,那是不是应被及时纠正?”他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曾在《星光不问赶路人》的讲话中提到,美国的制裁使华为的全球化战略不能完全实施,现实给了很大的压强,但华为有信心、有决心活下来,坚持自强与国际合作来解决目前困境。而在今年2月9日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对华为生存的信心更大了,因为有了更多克服困难的手段,并继续获得大量客户的信任。

胡厚崑此次也表示,华为在过去两年为了应对这种不公平的制裁,投入了非常多的资金和资源形成器件储备,所以对于满足客户需求,尤其toB客户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同时他坦言,最终整个芯片供应状况的改善,还是取决于全球化半导体供应的产业链合作如何得到修复,并且华为也预期,基于全球合作的产业链,依然会是也应是半导体发展的主流。他还呼吁各国政府,尤其政治领袖们能够为产业链的恢复提供帮助。

手机业务与汽车业务

华为手机业务与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也是此次年报发布会上的核心话题。胡厚崑表示,整个供应形势依然不太明朗,很难预测下一步手机业务会有怎样的变化,但是每年的旗舰机型目前还会按原计划推出。比如说最近发布的第二代折叠屏手机,现在市场上依然保持着“一机难求”的江湖地位。并且华为也相信,未来几年其手机业务仍可保持市场领先者的地位。

同时他指出,在华为消费者业务战略中,手机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认为,未来消费者业务一定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不同的硬件只是不同的接触手段而已,手机也一样。这一战略已经实施几年了,在去年手机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其它硬件和服务销售反而呈现很快的增长态势。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这样的趋势符合消费者市场需要。”

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电动化和智能化。胡厚崑强调,华为定位为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相信自身掌握的ICT技术能够在未来智能电动汽车几个关键的基础子领域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包括智能驾驶、智能车云服务、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及智能电动。

“今天我们的定位依然没有改变,而且非常明确。”他介绍说,华为去年还从投资管理上,将智能汽车的投资管理和消费者的投资管理在内部进行了合并,这样可以带来两方面好处,一是将对于消费者体验的理解更好反映在智能汽车部件的创新上,二是将在手机等消费者领域的强大设计能力也应用到智能汽车部件上。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200亿元

尽管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只增不减。根据年报,其2020年的研发费用支出达到1418.93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15.9%;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7200亿元。

年报指出,迈向基于愿景假设和世界级难题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华为在创新领域持续强力投资,推动创新升级,不断为全行业、全社会创造价值,让更多人、家庭和组织受益于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华为副首席财务官史延丽也在媒体问答环节表示,华为长期以来不是一家追求高利润率的公司。在去年的艰苦环境中,华为保持业务连续性的同时,还在坚持高强度、面向未来的研究和开发投入。

华为最近发布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显示,2020年,公司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5万名,约占总人数的53.4%。作为结果之一,截至2020年底,华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万余族(超10万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使之成为全球最大专利持有企业之一。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