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9/6/28 14:51

华为彭红华:自动化成为5G第四维,开启5G自治时代

C114通信网  

在MWC19上海展期间举行的首届AI in Network峰会上,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营销官彭红华做了《人工智能开启5G自治时代》的主题发言。指出只有基于“分层自治,垂直协同”的架构创新,才有可能突破当前自动化能力的边界,进而构筑以极简运维、极致性能和敏捷商业为目标的自治5G网络。

图:华为彭红华在MWCS2019 AI in Network峰会发言

自动化构筑5G时代维度优势

彭红华表示,网络自动化是实现经济而敏捷网络的唯一途径,也是5G商业成功的基石。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移动网络中来,会在网络的自动化演进进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突破当前自动化能力的边界,迈向完全自治的网络。 自动化也将成为除eMBB、uRLLC、mMTC之外的5G第四维。构筑运营商面对5G新机会独特的维度优势。

5G和AI都是ICT产业界的两个最热门的技术,他们的结合也被公认为主流的创新方向。华为认为 “自动驾驶”网络就是这二者耦合的价值方向。并能够推动解决运营商的两大历史性难题:

第一,通过自动化能力的引入,彻底实现OPEX与复杂性的解耦,在5G时代彻底终结OPEX随着网络复杂性增加而增加的魔咒,实现成本结构优化。

第二,将为运营商的网络植入敏捷基因,实现面对新业务机会的敏捷创新,从而真正让运营商在使能全行业数字化产业升级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走向完全的自动驾驶网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级实现(L0-L5)。而从人工智能的应用视角来看,大致可以把AI 在网络自动化中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AI和AI+。目前业界AI在网络的应用探索大多还处于在一些离散的单点Use Case上应用AI技术进行创新,让单点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AI阶段。但我们认为+AI很难去突破以场景闭环自治为典型特征的网络自动化能力(L3/L4/L5)。而唯有通过架构级的创新分层引入AI能力,让网络具备自主感知、分析以及决策的能力,进而不断逼近L5的全自治的网络。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AI+阶段。

拥抱架构红利,开启5G自治网络时代

彭红华指出,基于架构创新是实现自动化能力的彻底突破的基础,这将助力运营商实现以极简运维、极致性能以及敏捷商业为目标的自治5G。

华为在2018年的MBBF上首次向业界发布了面向移动网络自动驾驶的三层架构,在业界形成了广泛共识。这为移动网络在5G时代走向自治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华为认为围绕极简运维、极致性能以及敏捷商业这三个目标,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网络运维场景化

从面向网元的运维走向面向场景的运维。场景化的核心是运维视角的改变,从5G网络的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全生命周期出发,通过实现单点的运维子场景自动化闭环,来不断兑现网络自动化的价值。譬如在特性的部署场景中,引入AI的能力,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场景聚类与识别、特性自动化推荐以及特征增益预评估,最终实现全网特性的一键式部署与开通。并极大提升特性部署效率以及网络性能增益。

-资源协同智能化

从相对粗放的资源协同走向不断精细化的资源协同。智能化的核心是发挥站点AI和网络AI的垂直协同优势实现更精细化的资源管理,进而提升网络的性能。譬如,通过历史电平数据信息构建虚拟栅格模型,并通过架构的分层协同实现模型的训练、更新以及实时推理执行。这样就可以让资源管理的粒度从当前的小区级走向栅格级,实现网络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网络性能。

-开放生态意图化

从传统的北向数据开放走向意图化的网络能力开放。意图化的核心是面向运维场景进行网络能力的封装(场景化API)并通过意图化的接口方式进行开放。由于场景化API实现了内部细节处理的封装,可以轻松识别来自上层系统的不同意图。进而使能运营商的跨域自动化协同,支撑运营商的商业敏捷。譬如,在运营商营业厅进行无线家宽(WTTx)业务放号场景,由于无线家宽相对固网而言其可放号的带宽能力传统意义上是动态变化且不可知的。通过引入AI实现基于地址的放号能力,并通过意图化接口开放给运营商的IT系统。这样,可以帮助运营商在营业厅实现一键式放号以及订单生成。

“移动网络发展到今天,随着5G与AI的不断交融,5G的自治时代即将开启。”彭红华最后总结道。“华为5G网络将从一开始在一些关键场景上就具备Level 3(有条件的自治网络)的自动化能力,并将持续演进到L4/L5。产业界需要持续关注网络自动化能力的构筑以及人工智能在网络中的应用,支撑运营商商业成功。”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