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7/9/7 22:15

华为童文:生态链成功5G才能成功 网络切片将是支柱型技术

C114中国通信网  蒋均牧

C114讯 9月7日专稿(蒋均牧)5G时代脚步渐近,业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于5G的关注与热情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新时代的入口展望未来,它不仅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更将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担负起使能其他行业数字化的重任,驱动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社会的到来。而随着5G的推广与普及,将会涌现出无数新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甚至催生新的产业。

“5G的成功归根结底建立在生态链成功的基础上,革命性技术和革命性应用的结合将是关键。”以此为开场白,出席完一场国际会议刚刚归国的华为Fellow、无线CTO童文与C114分享了华为对5G目标网络与关键技术的洞察、对5G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及其在5G领域的布局与进展。

他指出,华为在5G产业化的过程中,倡导统一标准、全频接入、全球协同三大发展战略。在引领5G技术创新、确保标准和架构竞争力的同时,致力于以开放的态度和全球化视野加强与各界的合作,推进全球统一标准制定,进而促进全球协同频谱生态的构建。

5G目标网络解读

到2017年底,5G NR第一个版本第一阶段的协议就将完成,相关的技术测试、网络验证也已纷纷开启。当前正值5G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对于目标网络的进一步明晰将对5G的最终实现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早在几年前业界对5G认知仍极为模糊之时,华为就率先从时延、吞吐率及联接数三个维度提出了5G需要实现的网络性能——分别对应1、10、100,即1ms的时延、10Gbps的用户速率和100个billion也就是1000亿的联接。

在童文看来,5G目标网络可以从频谱、基站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和应用4个层面作分析。从最顶层的频谱来看,5G的启动频谱应选择在全球性的低频(6GHz以下)上,并补充以高频(6GHz以上)技术,拥有充沛带宽和全网覆盖传播条件的3.5GHz(C-Band)是最好的选择,“中国的决策起到了灯塔型的作用”。

基站实现上,5G将实现芯片技术、空口技术、算法的更新换代和射频技术的全面提升。其中,5G空口技术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通过现有技术演进实现,包括大规模天线技术和全双工等;另外一部分是针对5G需求而提出的革命性新技术,被华为称之为5G新空口。在2015年3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就已面向业界首发了全套新空口技术框架,利用一套空口灵活适配各类业务,关键技术组件包括SCMA、Filter-OFDM及脍炙人口的Polar Code。

无线接入网层面,边缘的云技术和传统无线空口信号处理在5G时代将融合起来,C-RAN是可能的架构转变方向——在C-RAN架构下,大部分基带处理被集中和聚合,用来支持大量的分布式无线节点,相比独立的基站集群带来显著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增长。华为还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No Cell的无线接入网创新架构,突破了用户与Cell绑定的传统架构,联合优选多个物理小区链路随时随地适配用户体验,有效提升有用信号、降低信号衰落和干扰;同时因上层逻辑小区唯一识别,可成功规避小区间切换,为实现5G超密度网路架构奠定了基础。

此外,5G核心网将全面虚拟化(NFV),基于云架构实现资源按需分配、支持更灵活的网络开放和应用创新,并与当前的3G4G核心网实现无缝集成。

使能全行业数字化

5G将为普通消费者带来革命性的体验提升和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将以往移动通信以人为核心的联接延伸向万物互联,成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技术,其影响将远远超出ICT范畴。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5G直接经济产出将达到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并提供8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5G将使能“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智造”;在全球范围,预计到2025年将产生100亿的智能工厂联接。

IHS在年初发布的报告中亦预测称,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而仅5G价值链就将创造3.5万亿美元产出,同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5G价值链平均每年将投入2000亿美元,持续拓展并增强网络和商业应用基础设施中的5G技术;2020年至2035年间,5G对全球实际GDP增长的贡献预计将相当于一个与印度同等规模的经济体。

“端到端的网络切片将是实现5G使能全行业数字化愿景的支柱型技术,也是与4G断代的分水岭,业界应该投入更多关注。”童文向C114解读说,ITU定义了5G三个应用场景,每个场景背后都对应着非常广泛的行业应用。针对每个行业应用建设一张独立的网络显然既不经济也不现实,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张物理网络支持多个逻辑切片,每个切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治子系统。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于,未来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大量尝试,但传统的电信网络往往需要论证数年之久才能投资上马。基于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运营商就可以按需生成或撤销逻辑切片,从而实现更快的网络定制、试错,以及实时的调优、改进。

据介绍,在北京怀柔的IMT-2020(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中,华为率先完成了5G端到端的切片技术的验证,以网络切片同时使能多种业务,实现超大连联接、超大带宽和高可靠性低时延联接。不仅测试结果最优,同时也远超ITU对5G定义的要求。

引领5G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

作为技术提供者,主要的通信厂商都在加紧布局5G。在其中,在5G发展上定位于构造者、倡导者与使能者的华为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早在2009年,华为就已开始了对5G的研究,并于2013宣布了6亿美元的研究投资(其中不包括产品研发投资),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场景需求设计、概念验证到新技术的研发,均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为止,这家公司已在法国、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瑞典、成都、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设立了11个5G研究中心,投入上千位专家专职进行5G研究。

根据此前发布的时间表,在2018年之前,华为将致力于5G研究及创新,推动标准的制定;2018年,将率先与合作伙伴联合开通5G试商用网络;2019年,推动产业链完善并完成互联互通测试;2020年,支持第一轮5G商用。

“我们在业界一直领先扇区吞吐量、单个终端速率等多项纪录,在外场验证上亦全球领先。”童文表示,在2016年结束的IMT-2020(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和今年6月的IMT-2020(5G)峰会第二阶段测试成果汇报中,华为均率先完成相关测试内容并取得领先成果。在海外,华为亦是欧盟Horizon 2020框架5G旗舰项目5G-PPP的创始人,牵头并完成了7个其中核心工作组的研究与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受限于手机与基站侧的功率和通道数不平衡,手机到基站的上行覆盖半径将严重制约3.5GHz网络的边缘用户体验;而以往行业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按照单频段进行设计的,难以从本质上解决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难题。华为今年年初与产业界伙伴提出5G的上下行解耦方案,打破了上下行绑定于同一频段的传统限制,以较低的LTE 1.8GHz等频段承载部分5G 3.5GHz上行,从而最大化频谱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网络覆盖,方案了得到行业的广泛支持。目前,3GPP已经将上下行解耦的协议纳入R15版本,这也是5G标准在领先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华为亦积极推动5G产业合作和生态建设,以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加快商业模式创新。目前,这家公司已经与全球30多家领先运营商就5G研究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覆盖了全部主要市场。比如在国内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在欧洲与德国电信沃达丰、西班牙电信,在日本与DoCoMo、软银,在韩国与LG U+,在北美与TELUS。

“很多行业和通信行业隔山隔水,将之纳入到5G应用范畴并非易事,我们如今所做的很重要一点就是激发垂直行业玩家的主观能动性。”童文细数道,2016年9月,华为在慕尼黑联合友商和宝马、奥迪、大众等发起了5GAA,共同推动5G和汽车产业的结合;今年2月,又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进行了5G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在2017年6月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期间,华为与上汽集团、中国移动共同完成基于5G网络的远程驾驶外场测试,并签署C-V2X三方合作协议。此外,在5G的萌芽期,这家公司还组织了5G@Canada、5G@Europe、5G@Asia系列高峰会议和圆桌论坛,与来自通信设备商、运营商以及垂直行业伙伴共同研讨5G趋势和产业发展。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