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运营商
2014/12/24 07:47

四管齐下:上海联通华为基于用户感知打造LTE精品网络

C114中国通信网  蒋均牧

C114讯 12月24日专稿(蒋均牧)网络能力是运营商的基础能力,也是其竞争力体现,而用户感知已经成为了衡量网络能力的最重要标尺。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由3G迈入4G的今天,上海联通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与华为等领先解决方案供应商通力合作,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创新方案,频谱、站点、优化和互操作“四管齐下”,打造了一张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精品网络。

立足1800MHz主流频段

在上海联通看来,LTE是一个“面向未来千兆移动宽带网的起点”,衍伸出各种技术手段,通过超高带宽、毫秒级时延、自主智能网络、扁平化架构、云时代极速响应、个性化网络体验等,塑造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对于运营商,LTE既意味着网络由2G/3G向4G/4.5G的演进,更意味着业务由语音向数据的真正转型

“用户感知是影响到用户是否使用联通网络的最主要因素。”上海联通人士表示,随时随地的高速数据网络是保障用户感知的根本,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业务呈现碎片化、即时性,用户需要一张覆盖好、速率快、业务体验良好的移动数据网络。

而频谱、站点、优化和互操作是面向用户感知打造有竞争优势的LTE精品网络的关键。

中国联通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涵盖了900MHz、1800MHz、2100MHz、2600MHz等频段。其中1800MHz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LTE频段,截至今年10月,全球投入商用的LTE网络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采用1800MHz频段部署。中国联通LTE建设采用FDDTDD混合组网的模式,在FDD的建设上,面向广覆盖;发挥1800M的频谱频谱优势, 而TDD针对高话务的地区,实现热点容量吸收

BBU集中部署

通过BBU集中放置光纤拉远方案,结合华为丰富形态的基站产品,上海联通简化了站点,提供最佳边缘体验。

BBU集中部署的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类场景。上海联通的拉远宏站采用交流供电,拉远站点无需机柜安放基带模块和蓄电池射频采用GL SDR模块,GSM/LTE双模共用一个射频模块,通过光纤连接集中机房。系统可支持多制式射频模块级联,未来在站点进行新制式扩容,只需在现有射频模块级联光纤连接新的射频模块,无需站点改造增加新的拉远光纤,大大降低扩容上站成本。整个GL双模宏站站点仅需安装一个射频模块和一组天线,零占地面积、支持平滑扩容,堪称精简宏站站点典范。

针对街道灯杆站补盲场景,上海联通部署创新的轻基站(EasyMacro)方案。基于BBU拉远部署,多频多模的灯杆站点只需单个EasyMacro模块安装上站,无需在灯杆旁额外安装大机柜放置基带和射频模块,打造最简的小基站(Small Cell)站点。BBU集中与EasyMacro这对“最佳拍档”已在陆家嘴地区部署。

传统室分站点不但排线复杂,楼内还需租赁专属机房放置基带模块,LampSite方案提供综合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解决不同场景下的室内网络覆盖和容量问题,提供高性能增益和更好的移动宽带用户体验。相对于传统分布式天线系统(DAS),LampSite具有可演进、可升级、易部署等优势,同时支持多频多模、载波聚合、多入多出等技术。基于BBU集中部署,LampSite部署不需要占用楼内机房空间,室外宏站与室分共同部署,可以支持室内外协同演进,进一步提升室内信号质量。

针对上海站点密集、用户密度高、使用量大的特点。基于BBU集中部署,华为协助上海联通在LTE网络中部署了eCo/基带云(Cloud BB)的先进解决方案,通过多种站间协同功能消除站点之间的信号干扰,打造无边界的卓越数据网络。在BBU集中部署区域内,采用上下行站间快速协同算法,通过协调并综合利用多个小区的时频域、空域、功率域资源实现站间干扰消除。在上海联通陆家嘴网络实测中,边缘受邻区强干扰用户下行吞吐率最大提升达113%。增益显著。

对于部署LTE室分系统的楼宇,底层以及高层窗口与受到室外宏站信号干扰严重,异常切换频繁。上海联通在室分与宏站基带集中部署场景下,采用小区合并功能,进行室内外信号合并协同,现网实测窗口位置的用户吞吐率可提升100%以上。

优化体系转型

由于用户关注点不同,在移动宽带(MBB)时代,传统的KPI指标已经无法同用户感知画上等号——甚至在KPI指标优异的前提下,用户投诉仍屡有发生。上海联通通过端到端优化体系的转型,匹配最终用户感知。

从业务角度而言,移动宽带时代影响用户感知的最关键因素分别是响应时长和等待时长,分别对应的是时延和速率。其中时延包含用户网络终端开机后的所有业务发起后等候响应的时长;速率是从用户网络终端发起业务的首个页面显示、后续显示(或视频的连续显示)的等候时长的直接影响,及网络提供的最低满足速率(需稳定保持)。

2G和3G时代用户的语音需求和小量的数据业务需求,网络的KPI指标和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能够基本对应,但在移动宽带时代,海量的应用导致原来的针对KPI的端到端优化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重新构建端到端的评估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引入,原无线层端到端优化拓展为无线层、网络层(TCP/IP)和应用层(APP)的汇总分析。

上海联通人士表示,目前使用“三层分析法”的数据主要有四种来源:“第一是DT和CQT,目前优化最大的数据库,包含路面DT、室外DT、室内CQT等;第二是投诉数据库,后台跟踪数据记录,提供用户的实际使用感知数据,是很好的辅助发现网络问题的手段;第三是性能数据,其集中体现网络中信令面上的问题;第四是Gb/Gn/Gi口的用户行为,需要通过一定的软件实现用户行为的抓包。”

针对终端从开机到业务发起至结束的过程,上海联通提出了“五个环节定位法”的分析思路,结合用户上网行为过程,从建立Attach之后到DNS、TCP建立以及实际业务过程中各个过程进行联合分析,计算单用户的端到端业务情况,从而对用户上网过程中各个“损耗”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端到端优化体系的转型,匹配最终用户感知。

以精品3G完善优势4G

在3G时代,中国联通上马的是最为成熟的WCDMA,部署了一张规模庞大、质量出众的网络,这样的优势也延续到了今天。

语音方面,在VoLTE到来之前,上海联通在LTE上具有完善的语音演进方案。相比语音业务回落2G网络10秒左右的时延,联通电路域回落(CSFB)到3G网络回落时延仅仅只有5-6秒,用户感知最好,同时具备全球最为完善的产业链。后续还可升级到面向VoLTE的创新技术ULTRA CSFB,回落时延进一步降低到2-3s,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数据方面,通过以UMTS/LTE互操作的方式延伸移动宽带覆盖,上海联通提供了最优化用户体验。在LTE发展初期,LTE从城市开始逐步向外发展,在没有LTE覆盖的地方,4G用户仍然可以采用上海联通提供的精品3G网络实现体验,而在LTE覆盖完善的城区,由于语音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回落的3G网络实现,而快速回落功能则可以使语音回落用户在业务结束后快速返回LTE网络,让更多的数据业务发生在LTE网络上。

上海联通已经完成了上海城区的4G基本全覆盖,建成和开通的4G基站超过4000个。据披露,它在竞争性区域的有效覆盖人群超过98%,道路测试平均下行速率达到50Mbps,精品区域峰值超过140Mbps。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