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安防
2020/9/1 17:43

中移雄研咨询洞察: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移动Labs  朱楠楠

Labs 导读

新型智慧城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利好政策频出,市场空间可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5G规模化商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互协同,智慧园区、数字大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层出不穷。智慧城市体系庞大,重视其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才能有效引导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本文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两个指标,剖析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启示智慧城市建设利民、便民、惠民是根本出发点。

1 城市发展趋势: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巧妙汇聚城市市民、企业和政府智慧,深化调度城市综合资源,优化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和管理,通过重构人与服务、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人与未来关系的可持续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持续提高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水平。

一篇题为“智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报告,调查结果估计,智慧城市概念有可能将全球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5%以上,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至少20万亿美元市场。新世纪以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蓬勃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数量已经超过500个,是世界之最。智慧城市通过提升空间聚集的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孵化产业平台创新经济,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为城市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探寻契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创造宜业、宜居幸福新业态,从而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形态。

2 为何要布局智慧城市业务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医疗资源紧张、交通堵塞、自然灾害、饮用水污染、雾霾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相继出现预警城市治理需要转型升级。信息共享是智慧城市评价的重要标准,增加信息共享的程度,减少办理环节,提升办事效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目前存在审批效率低、企业生存难、信息不连通、项目跑断腿等问题需要解决,这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期望相契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带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对于人群来说,在疫情下办公、上学、社交等问题的解决十分重要。对于政府而言,线上办理政务、精准防控感染人员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社区而言,在疫情到来时,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往来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增长迅速,目前中国智慧城市支出世界第二。电信运营商作为智慧城市的投资者、建设者、网络及平台提供者、运营者、直面客户者,已将物联网提升到战略高度,助力智慧城市发展。国家提出新基建概念,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政策也陆续出台。5G规模化商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互协同,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助力。现实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发展均给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可能性。

智慧城市立足于城市治理、惠民、安全、环保与可持续等概念,而非常少从经济建设的视角构建智慧城市。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强劲趋势下,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容易受个人主观看法影响。另外,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经济产生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希望通过定量的方法,对智慧城市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发展经济学核心概念。经济发展指包括质量与数量在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不仅是数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GDP增长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也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包括“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三层含义。

一般地,国民生产总值(GDP)被用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GDP无法衡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如经济结构的变化、居民幸福感的提升等,都无法从GDP中体现出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用若干个具体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如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人类发展指数(HDI)和购买力平价(PPP)。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取GDP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程度进行评价,采取预期寿命指数和收入指数对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4 智慧城市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010年,中国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萌芽阶段。王璐等(2012)[ 王璐, 吴宇迪, 李云波. 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对比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10).]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桃园、澳门、北京、无锡、昆山、上海、广州、沈阳、杭州、南京、宁波、深圳、佛山、武汉、重庆、长沙、合肥、贵阳、西安和南宁等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本文选取2000-2018年为时间框架,以北京、上海为研究分析对象,探究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1 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城市经济增长

将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国家生产总值、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趋势如图1a所示,人均国家生产总值、北京人均生产总值、上海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趋势如图1b所示。

图1a 生产总值增长率  |  图1b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9年)

经济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入中高速增长。北京与上海作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一线城市,其经济增长速度也不断发生变化,但大体来看,其增长率基本处于全国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上方,原因可能是城市信息化拉动的经济增长。2010~2018年,全国的GDP增长率为7.79%,远低于北京和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北京为10.73%,上海为9.04%)。

信息化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特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表现指标,通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与经济增长趋势是否一致,探讨信息化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北京市经济增长及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如图2所示,上海市经济增长及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如图3所示。

图2 北京市经济增长及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9年)

图3 上海市经济增长及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9年)

为尽可能剔除经济增长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图2中的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北京市的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国家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图2中的人均生产值增长率为北京市的人均生产值增长率与人均国家生产值增长率之差,图3中的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人均生产值增长率的计算同理。由图2与图3可知,经济增长与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故此,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推动信息化产业繁荣,信息化产业繁荣拉动经济增长,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城市经济增长效应形成。

4.2 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本文对城市智慧化建设前后的GDP增长率、预期寿命指数、收入指数进行比较,计算指数的变化值,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变化是否显著。根据指标计算公式及所收集数据进行计算,所得城市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运行相关指标计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9年)

仅从GDP来看,2010年后的GDP增长率远低于2010年前的增长率。从经济发展指数来看,无论是北京、上海、全国,2010年后的经济发展指数均高于2010年前的经济发展指数。作为经济发展指数的构成要素,2010年后的预期寿命指数和收入指数均高于2010年前的取值。

分别计算北京、上海和全国的收入指数,根据全国收入指数的增长趋势调整北京和上海的收入指数,调整后的收入指数如图4所示。将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与收入指数进行比较分析,自2009年,北京的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高于上海,同时,北京的收入指数逐渐超过上海。

图4 收入指数及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9年)

图5 经济发展指数及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9年)

与收入指数相似,北京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指数增长速度不同,北京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上海,随着时间发展,北京的经济发展指数有超过上海的趋势。经济发展指数及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如图5所示。经济发展指数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的增加而增长,在充分考虑“人”的重要性的社会中,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4.3 智慧城市建设影响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信息化是城市智慧化的强劲驱动。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信息高效流通,减轻信任成本与组织中的内耗,达到边际成本递减的目的,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边际成本降低是城市集聚根本动力。“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为基础,基于数字城市,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使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互联互通,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现代通信网把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建设成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

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存在一定一致性,可推测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增加,社会信息化程度加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2010年为节点,北京2010年后的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比2010年前增加250.70%,上海2010年后的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比2010年前增加38.60%;同时,北京2010年后的经济发展指数比2010年前增加11.23%,上海2010年后的经济发展指数比2010年前增加9.29%。2010年以来,北京市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行了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也带来了经济的大幅增长。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北京和上海地区的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析,探究城市智慧化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的研究结论如下。

(1)智慧城市建设倒逼信息化产业博兴。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智慧城市建设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随之增加。北京市2010年后的平均年新增固定资产是2010年前的2.24倍,上海市2010年后的平均年新增固定资产是2010年前的1.87倍。从全国来看,2010年后的平均年新增固定资产是2010年前的5.73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作为社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增加。北京市2010年后的平均年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是2010年前的3.51倍,上海市2010年后的平均年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是2010年前的1.39倍。从全国来看,2010年后的平均年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是2010年前的1.73倍。

(2)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出发点。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两方面,以2010年为节点,2010年后的预期寿命指数和收入指数均大于2010年前,2010年后的经济发展指数也大于2010年前的经济发展指数。北京市2010年后的经济发展指数是2010年前经济发展指数的1.11倍,上海市2010年后的经济发展指数是2010年前经济发展指数的1.09倍。

(3)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推动信息化产业繁荣,助力城市经济增长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与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当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增加,经济也随着增长;当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投资降低,经济也随着降低。

本文的含义与启示如下。

(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互联化、物联化、信息化建设要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2)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居民赋予更多的权重,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进行城市建设。相对于经济增长影响,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经济发展不仅考虑到经济层面,也增加了对人的关注。本文将预期寿命和收入指数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预期寿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收入指数主要受到人均收入的影响。相对于经济增长,考虑了“人”这一层面的经济发展指数,受到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明显地影响。这也启示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居民赋予更多的权重,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进行城市建设。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